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我的工作是花錢 第233章 分散發(fā)展計劃
麥克斯韋賽車所制造的熱潮還在發(fā)酵中。
如果只是一輛勒芒賽車,或者印地方程式破掉記錄,它們能夠產(chǎn)生的熱度不會這么火爆,但現(xiàn)在是一輛電動車!
雖然特斯拉做了很好的帶頭作用,但電動車給很多人的感覺依然是那個里程不夠,前段很猛后段很萎,根本不能跑賽道的雞肋。
還有偏見認為,買特斯拉的基本上就是裝逼,真正追求性能和極致的始終是燃油車,你直線加速很快?上賽道小心電池炸了!
但橫空出世的M原型車打破了陳規(guī)!
時代是在不斷進步的。
它用最激進也是最直接的辦法,挑戰(zhàn)賽車領(lǐng)域最強的一級方程式,并且是最強當中能夠跑得出的最快圈速。
它的動力突破汽油機極限,詮釋了它作為電力驅(qū)動的霸氣!老子可不是只能跑兩百的弱雞,發(fā)狠起來十秒內(nèi)上300信不信!
如果直道足夠長,不用擔心電池自燃的話,它就是上450也是穩(wěn)定的……這是重磅之一,電動賽車可以很猛!
重磅之二是它那套科幻般的空氣動力系統(tǒng),比DRS復雜了幾個級別,少量媒體現(xiàn)場拍攝到的畫面,讓專業(yè)賽車團隊癡迷于研究!
外行看熱鬧,內(nèi)行看門道啊!這套設計曾有過提出,但付諸現(xiàn)實面對的問題太多,光是控制就難了!
電動賽車它本身沒啥稀奇的,但是它靠著這套系統(tǒng),懟天懟地,在空氣動力上都碾壓了F1!
它的潛力還不止于此,因為這套系統(tǒng)的實力依然被電池拖后腿了,如果電池功率密度更高,它還會更強!
所以這熱鬧背后,汽車集團紛紛聚焦,法拉利的總裁給了命令:“這套設計很符合我們的未來發(fā)展需求,趕快進行接觸!”
奔馳的也沒有慢:“趕在其他人之前——找出它們的弱項需求,我們開個好的價碼,能拿下最好,不能也爭取合作!”
因為龍鱗系統(tǒng)應用范圍太廣闊了!
F1的結(jié)構(gòu)只能方程式使用,但龍鱗系統(tǒng),但凡是個四個輪一個殼子的房車,都能套用!
從一兩百馬力的場地賽車,到路況不同的RC,或者GT3、DTM,或者是勒芒……通通都能用這套系統(tǒng)!
甚至公路跑車,也照樣能用!
這就是麥克斯韋的電動賽車,能不斷制造業(yè)界重磅炸彈的原因!
因為這個利好消息,相關(guān)電動車企業(yè)的股票、概念股竟然上揚了!包括特斯拉在內(nèi),前陣子還因為受產(chǎn)量影響而下跌,在這消息出來后,它漲了!
埃隆·馬斯克還蹭了一波熱度,轉(zhuǎn)發(fā)了麥克斯韋汽車的破紀錄推文,并且評論道:“電動車的極限能夠震撼你的心靈!”
這個熱度倒是蹭得很到位,其它大大小小的電動車商家,也都該感謝這系列記錄的誕生,麥克斯韋帶領(lǐng)整個行業(yè)贏了個大面子。
雖然M1仍然是賽車,但公司已經(jīng)正式回應:會進行公路跑車的研制!并且是根據(jù)這一套賽車為原型!
這消息一出,高端車迷和家瞬間沸騰!
看熱鬧始終不解饞,能夠親自入手,這才是美夢成真啊!
看到它在賽道上這么兇猛,神擋殺神,刷新了所有記錄!誰不想弄一輛這么超前未來的車子,完美自己的車庫?
能合法上路的F1殺手?想想就覺得激動!
甚至價格都沒在乎,對于歐美、中東的壕來說,只要你給我買就行了!布加迪很貴還能賣得出,不是沒道理的!
這也是楊銘得動身前往美國,準備下一步計劃的原因。
賽車團隊依然在歐洲進行測試,但問題也日益凸顯——電池!
他們目前還不敢貿(mào)然測試紐北,因為路線太長了,電池不夠耐用!長時間高功率運作它會過熱,不穩(wěn)定后會著火。
因為怕電池炸了,電腦會進行速度限制。你全程開200完全不用怕,但開350那就危險了!
如果要生產(chǎn)公路車型,電池安全問題必須要過關(guān)。它就不能像賽車那樣,堅持跑完下來,只要不炸就是贏。
楊銘就專程回到了加州,想在放春節(jié)假期之前安排好,然后回國再解決自己的私人事,就是他和李薇之間的問題。
他能感覺到他們的關(guān)系正在疏遠,時間產(chǎn)生了陌生,分離帶來了厭倦,他其實有過想法去改變,但當時沒有勇氣。
所以需要一個充足的時間,不受外界工作打擾的場合,坐下來認真跟她談談,十字路口無論她選什么,他都希望說清楚。
洛杉磯最近的天氣有點陰郁,美好的加州陽光不見了,晚間竟然還有些雨,讓人心情不是太振奮。
人在辦公室的楊銘,專心于電池安全問題的討論。他指定了團隊準備在三月份后趕赴中國,參與中國公司項目的研發(fā)。
其實在美國研究電池才是最好的環(huán)境,但楊銘也是考慮到了大環(huán)境問題——政治上的、核心技術(shù)方面的較量。
中美兩個國家,一個當霸主,一個要崛起,途中矛盾就是在所難免的。楊銘知道政治上的齟齬,但不希望影響到自己的夢想。
所以屁股決定腦袋,長著黃皮膚也沒法裝作自己是美國佬不是?所以某些可能核心的技術(shù),都交給中國公司。
國內(nèi)雖然也有很多骯臟,但至少他熟悉套路,他知道該怎么操作……電池技術(shù)是影響未來的,意義不同。
萬一五年八年后,他兌換的黑科技成真了,這就是能夠顛覆石油市場的東西,影響太深遠了。
盡管這很遙遠了,眼前根本不沾邊,但培養(yǎng)基礎就得從現(xiàn)在開始。這就是他的團隊分布世界各地的原因。
研制賽車的是勒芒團隊,來自于歐洲;參與設計賽車的賓尼法利納,來自意大利;空氣動力學研發(fā)的是美國;電池技術(shù)和造車工廠將在中國。
想針對他那就難得多了,核心技術(shù)在手走哪里都混得開。楊銘把一些相關(guān)的資料郵件傳回去,再把紙質(zhì)資料銷毀。
都是用不著和沒有申請專利的設計,有些他不希望公開太早。做完這些后時間八點多,肚子有點餓,但跟朋友有約,去他家再解決了。
挑了車庫里的保時捷卡雷拉GT,開車上路。
疾馳在一號公路往馬里布方向,晚上竟然下了點小雨,雨刮器不斷地搖擺著,路上車輛有點少,晚上的加州沒有白天那么美,反而有點荒蕪。
打開了電臺想聽聽音樂,正巧手機響了,是個陌生號碼,接聽:“我給過你機會的!但現(xiàn)在你后悔也來不及了!”
楊銘還沒弄明白這個女聲是怎么回事,對方掛了,莫名其妙的來電讓他有點摸不著頭腦。
但放下的手機又亮了起來,他收到了一條信息,好奇心驅(qū)使他打開了看,內(nèi)容卻令他眼皮子亂跳,無法淡定起來。
ps:今天剩的兩章晚上再發(fā)了,劇情連著還沒寫完。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