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上架感言
今天中午十二點上架,會爆更的!
目前本書十九萬字,90章,算是免費字數比較多的了,而且卡好了情節,所以今天的章節都要十二點以后發了。
感言什么,肥鳥也是老鳥了,照例就是求票求追讀之類的,至于賣慘的話就不說了,也沒必要。
以上都是廢話,現在開始正題。
肥鳥要說的,是這本書,以及肥鳥所有書的一個主旨(包括切掉的那本北宋無戰事)。
每次讀中國史,相比外國歷史,我覺得我們老祖宗真的有一種特殊的崇高追求,這幾乎是刻在我們中華民族骨子里的東西,那就是“求變”。3
沒有一個民族,和中華民族這樣崇拜變法者的。
從管仲商鞅,到王安石張居正,歷朝歷代都是不缺乏變革者的。
而且中華民族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這些變法者不僅僅出現在國家出現困難,快要滅亡的時期,還有很多變法者是出現在所謂的盛世。
衰亡變法圖存,這點其實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本能反應,在古今中外也不少見。
但是在盛世求變,翻遍史書,只有中國有。6
這到底是為什么?肥鳥才疏學淺,也說不出來原因,但是這種精神,是浩瀚史書中吸引我的點,也是肥鳥選題的切入點。
這大概就是這本書的創作初衷吧。
變法有多難,無論是看歷史,還是看現在對岸的美利堅,大家估計都能直觀的感受到。
肥鳥一直認為,一項政策,一條法令,都是有生命周期的。1
很多政策執行到最后,都會蛻變成盤剝百姓的惡政。5
這個從官僚治理或服務方面涉及到吏治以及如何監管,經濟分配方面涉及到公平與效率的取舍,經濟增量產生的正負進度,同時還有所有制生產關系與生產力適配的問題。。。。。
但是如果從結果論來說,這世界上一切都沒有意義了,因為人都是會死的。
所以政策也是會死的。
萬世不易之法,這種事情就如同烏托邦一樣,是不可能存在的。
一條法令,在制訂的初心是為百姓,在執行的初期是利國利民,那這條法令就是好的法令了。1
真正的變法精神,是在制訂新法后,再根據實際情況不斷調整,堵上漏洞,改良具體實施細則,也就是不斷進行改革。1
很多法令,等到變成惡法的時候,變法者都已經不在了,難道還要變法者背鍋嗎?2
人亡政息,或者是后人打著變法者的旗號,在法令中塞自己的私貨,這才是歷史的常態。
所以,現在的肥鳥,比起寫下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的肥鳥,不會再苛責老朱什么,畢竟老朱也不知道他子孫會把大明朝變成后面的樣子。2
老朱活著的時候,他的兒孫們就未必把他的話當回事,所謂祖訓,也不過是薛定諤的祖訓罷了。
話說回到這本書上,肥鳥在寫書的時候,想的也是“求變”。1
皇帝流、科舉流,肥鳥其實都寫過,大家應該也看得多了。
肥鳥不想要走舊路,所以寫了這本書。
說實話,正如第一章所說的,開局庶吉士,這還是很冒險的。
網文發展到今日,其實也已經形成了所謂的“范式”,突破范式就意味著承擔風險,在市場驗證之前,誰也不知道這是個天才的主意,還是個愚蠢的想法。
所幸的是,大家支持肥鳥,這本書的求變大家接受了。
所以肥鳥十分感謝,只能以更好的故事來回饋讀者們!
最后,還是女主的問題,正如同上文所說,女主也是要有的,不過本書的主旨還是這個“求變”,所以女主的篇幅會很少(本身肥鳥也不擅長寫這些)。9
最后,今天中午十二點上架,求個首訂!8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