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第078章 公私
“雷尚書?”1
叫住蘇澤的,正是工部尚書雷禮。
雷禮身材矮小,如果不是一身朱紅色的官袍,就是一個平平無奇的小老頭。
但是身為執掌工部的一部之長,沒人會等閑看待雷禮,蘇澤恭敬行禮。
雷禮用一口濃重的江西口音說道:
“子霖在樂府新報上刊登的那個實驗,老夫命人在工部做了,木球鐵球確實同時落地,老夫思考了良久,均不得法,何解?”12
包括趙貞吉在內,幾個步伐慢的閣部重臣也豎起耳朵,想要聽蘇澤怎么解釋。
蘇澤也沒想到,自己在樂府新報上刊登的實驗,這么快就有人去驗證了,而且還是雷禮這位工部尚書。1
咱們大明工部的工作不飽和啊!4
雷尚書:好好好給這等著我呢
但這也正是蘇澤在樂府新報上連續刊登這些科學實驗的目的。
他說道:
“回雷尚書的話,墨經有云,‘力,行之所以奮也’。木球鐵球下墜,皆因有力而驅之。”
雷禮連連點頭,他是營造過三大殿的工部尚書,本身也精通于營造之術,對于力是太了解了!
蘇澤指著地面說道:
“而人能腳踏實地,蓋因大地有力吸之,萬物皆受重力牽引,如同稚子撲向娘懷,木球鐵球蓋因此力而墜也。”
聽到這里,趙貞吉也跟著點頭,顯然蘇澤這一套重力說,和他信奉的泰州王學思辨有些類似了。
蘇澤接著說道:
“萬物皆有重力,但是物重則力沉。”
雷禮也點頭,這個道理也很容易理解。
蘇澤又說道:
“鐵球力沉,但鐵球質重。木球力輕,但是木球質輕,力均則速同也。”16
雷禮捻須的手忽然頓住,他想起工部營造時運料車馬常因載重不同而速度各異。
蘇澤這個例子,等于是鐵球重但是重力大,木球輕但是重力小,所以兩者的加速相當,最后就能同時落地。21
他渾濁的眸子驀然清亮:“子霖是說,無論鐵木輕重,所承之力與自身質料相稱,故墜落之速竟能一致?“
果然是有過豐富工程實踐經驗的工程大佬,蘇澤一點就透。
就在這個時候,趙貞吉又問道:
“那日老夫在家中習字,紙筆同時打翻跌落,按照你的說法,應該是同時墜地,為何是筆先落地呢?”
蘇澤看向趙貞吉,原來趙閣老你也偷偷在家做了實驗啊!
蘇澤立刻說道:
“因為風阻。”
“風阻?”
“天地有氣而生,萬物置于氣中,如在水中,自有托舉之力。”
“鐵球木球質重,則風阻甚微而無礙,但對于紙而言,風阻就如同舟行水中,故要比筆更緩落地。”
蘇澤一呼袖子,就看到官袍的袖子隨著空阻而動,趙貞吉立刻明白了蘇澤的意思。
在場的大佬們滿意的點頭,雖然蘇澤只是從概念上做了解釋,但是其中包含的道理還是很有意思的。
對于雷禮來說,重力之說也讓他很有興趣,后世土木工程最重要的就是受力分析,顯然他也從蘇澤這里得到了靈感。1
但是讓蘇澤失望的是,高拱張居正似乎對蘇澤這一套學問并不感興趣,他們在閣部會議散會后匆忙離去了。2
蘇澤稍稍有些遺憾,又少了一次在閣老面前刷存在感的機會。1
蘇澤雖然擁有出入高拱家的權限,但是蘇澤卻不想和舔狗一樣日日上門。
這一方面是,蘇澤在前世就不愿意做這樣的事情,本能的對這種走關系有些抵觸。2
另一方面是,大明朝其實對這種陰結黨羽的事情,其實還是很忌諱的。
普通官員可以無底線的投靠閣老,但是蘇澤是翰林官,是被視作未來宰輔的人,如果無底線的靠攏高拱,會被群臣所輕視,甚至高拱也會看不起他。
在公事上迎合高拱,可以說是“公黨”,是因為政見和高拱相合所以才一起。
但沒事上門獻殷情,那就是私黨了,一旦高拱倒臺,那就是清算的對象。1
既然這次刷不到好感,蘇澤也著急不得,反正這兩位只要你好好做事,他們總會賞識你的。5
-----------------
閣部會議結束后,吏部和兵部迅速擬定了推舉的官員名單。
譚綸調任薊遼總督,加兵部侍郎,這樣級別的大臣經過吏部推舉后,又通過了內閣廷推,送到了隆慶皇帝面前。
隆慶皇帝朱筆一揮,就標志了差點被清算的胡宗憲舊部譚綸,重新得到了朝廷重用。
兩廣總督雖然也是總督,明代總督職銜,素來都是以九邊為重的。1
而且加兵部侍郎銜,就是很明顯的升遷信號,如果譚綸在薊遼總督任上做得好,那就是有機會問鼎兵部尚書這個位置的。1
戚繼光這個宣大總兵的任命就要簡單多了,兵部武選司推舉,經過內閣票擬送到皇帝御案上,司禮監用印就算是完成了任命,正式調遣福建總兵戚繼光北上。1
-----------------
“姐姐!姐夫!”
京師城外的漕運碼頭上,一個年輕人正對著申時行招手。
申時行身穿便裝,攜著妻子吳氏,帶著一幫家丁站在碼頭岸上。
漕船上的老船夫一把將繩子拋到了岸上,岸邊的纖夫則拉著船繩將這艘漕船拉到了岸邊,一個身穿錦袍的年輕讀書人跳上了岸。
這個年輕人,正是申時行的小舅子,太倉吳氏的公子吳佑寧。
申時行的妻子吳氏一向疼愛這個幼弟,見到他經歷風霜的樣子,有些心疼弟弟的說道:
“都怪你姐夫,非要讓你在京師科考,這一路上辛苦了吧?”2
申時行一臉苦笑,蘇州府的鄉試是個什么地獄難度,他這個狀元自然是知道的。
自家小舅子是什么水平,想要在地獄難度的蘇州府鄉試中個舉人都難。
要不是自己疏通關系,吳佑寧哪有機會入監國子監,參加順天府的鄉試。
不過吳佑寧還是明白事理的,他連忙對姐姐說道:
“這次可是姐夫幫了大忙,弟弟才能入京備考,多謝姐夫了!”
吳佑寧恭恭敬敬行禮,自己出門前爹千叮萬囑,自己這位姐丈前途遠大,日后吳家的前途大概是靠著他了,自然不敢有絲毫怠慢。
申時行倒是對這個小舅子甚是滿意,吳縣吳氏雖然不是巨富,但也是蘇州府內有名的豪紳,出身這樣的家族不染上惡習,還能用心備考科舉,這說明吳家的家風還是正的。
這時候,一個明眸皓齒的書童也從船上跳下來,申時行和吳氏見到這個書童,臉色立刻難看了起來。3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