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太上金闕 第二一章八駿圖(下)
可現(xiàn)在李公輔卻告訴楊堅,竇熾竟然在暗弄機(jī)巧,要以他為刀殺王誼,這讓楊堅如何不氣。
楊堅厲聲道:“繼續(xù)去查,朕不信竇熾沒因由的就想致王誼于死地,這當(dāng)中一定有什么是朕不知道的,給朕挖出來,朕要知道發(fā)生了什么!”
“諾,”李公輔直接應(yīng)下,起身低頭退出武德殿。
“竇熾,老爾賊!”
楊堅臉色陰晴不定,先前的好心情變得惡劣至極,胸中郁氣一時難舒,眼中似有兇光閃爍。
中常侍陳德信見狀,默默在旁退兩步,低眉斂足。
“哼,”
許是楊堅瞥見了中常侍陳德信的小動作,他冷哼了一聲,道:“你個狗奴,倒是見機(jī),去把朕的記事簿取來。”
“陛下,”中常侍陳德信躬身,小步來到近旁的書櫥,小心翼翼的取出一本輕薄的冊本。
楊堅粗暴的翻開記事簿,從腰間的筆囊中,拔出一根雞距筆。所謂雞距筆,形似雞距,頭短小尖銳,筆鋒勁健,最適便攜。
他握著雞距筆,橫了陳德信一眼,見陳德信已雙手端著硯臺,在旁伺候后,冷笑了一聲,沾了點(diǎn)墨,在簿子上寫道:竇熾老賊欺我,該殺!
此時的楊堅,儼然是把竇熾當(dāng)成死人了。他這人就是這么記仇,一丁點(diǎn)小事都能記上許久,何況竇熾謀的還不是小事,楊堅自然要給其狠狠記上一筆。
中常侍陳德信低頭,不敢看楊堅冷厲的臉,直到楊堅寫完,接過記事簿,徐徐退到一側(cè)。
激憤過后。楊堅呆坐片刻,嘆道:“看來,還是朕太仁慈了,這才讓他們有了不該有的想法,竟敢枉顧天威,做此陰私動作,他們是自己找死啊!”
很顯然,竇熾之事讓楊堅對這幫老臣有了看法,楊堅本身就是篡權(quán)奪位,得國不正,在建國之初,他對前朝重臣雖是以安撫為主,高官厚祿恩賞不斷。
只是隨著楊堅坐穩(wěn)帝位,他也對這些前朝遺老,動了清理的心思。畢竟,不把這些老人請出朝堂,他又如何啟用新人,重用忠心楊氏之人,鞏固隋祚帝統(tǒng)。
——————
秘書省,
此時大興宮中的天子之怒,與身在藏書庫的呂尚無關(guān)。
丁字藏書庫中,呂尚穿著綠色官袍,坐在胡床上,悠然的捧著一卷圖,看的入神。他身前案幾上,摞著十幾冊古籍竹簡,四五卷布帛圖卷。
這兩個月,呂尚吃住都在秘書省,將公務(wù)推給屬官,自己在庫中看書。這段時間,他不只研讀庫藏的汲冢書,有時他還會看些詩賦、圖贊打發(fā)時間,也是從中找到不少樂趣。
他用了半個月讀了一遍昭王南征、穆王西游的汲冢書,又用一個半月仔細(xì)推敲汲冢書上的內(nèi)容。
在汲冢書中,他看到昭王南征兩次天象異變,都說是五色光貫紫微,光氣籠罩,二十八星宿隱沒,鎬京大地動,也就是在第二次天象異變后的次年,昭王攜六師崩于漢水。
這當(dāng)中重點(diǎn)提及了紫微,二十八星宿的異象。以外一部分是昭王得仙緣的敘述,這里用了相當(dāng)多的篇幅,說是昭王三十年時,昭王夢中遇羽毛人,向羽人請教長生不老之術(shù)。
羽人言昭王智慧未開,難求長生,后在昭王苦求下,羽人劃破其心口,為其開竅。昭王醒后,大汗淋漓,十日不寢不食,寡欲清心,又夢羽人,羽人賜綠囊,方才恢復(fù)常態(tài)。
所謂羽人,在三代之時指的就是仙!
“七竅玲瓏鑄心術(shù),”呂尚仔細(xì)推敲十幾次后,終于在上面找到了一篇修心的法門,講的是人有九竅,方能成仙,又言人身有心,人之心者,外應(yīng)火象,內(nèi)藏神明,猶如混沌。
全篇假借莊子·應(yīng)帝王,將心比做混沌之神,說日鑿一竅,七日始成,為七竅玲瓏之心,心成之后,可察天地靈氣之變,悟道法自然之真,心若明鏡,魔障不侵,道途自明。
“可惜,這七竅玲瓏鑄心術(shù),明顯不是凡人能修的,非是修為有一定火候,才能琢磨七竅玲瓏。凡人心上開一竅,成仙是想都別想,成鬼倒是可以。”
連仙人親自指點(diǎn)的周昭王,都沒修成七竅玲瓏心,一般凡俗沒大機(jī)緣,修玲瓏心就是找死。
不過,七竅玲瓏心確實(shí)妙用無方,讓呂尚看著有些眼熱,以他如今脫胎換骨的真人之身,開七竅還太過兇險,等他登臨人道之巔,證至人之身后,或能試試這七竅玲瓏鑄心術(shù)。
如此想著,呂尚小心的將七竅玲瓏鑄心術(shù)的法門,謄抄在縑帛上,然后收入袖中。轉(zhuǎn)頭看了眼架閣相連,似無窮盡的藏書庫,呂尚囅然而笑。
這倆個月呂尚收獲頗豐,這篇七竅玲瓏鑄心術(shù),在當(dāng)中只能說是中等偏上而已。
丁字庫中藏書很多都是別有玄機(jī),其中夾雜著不少儒釋道三教神通法門,甚至還有法器法寶神物自晦,隱于書山墨海之中,不顯靈通,其中最大的驚喜莫過于一卷穆王八駿圖。
拾遺記載:王馭八龍之駿,一名絕地,足不踐土;二名翻羽,行越飛禽;三名奔霄,夜行萬里;四名超影,逐日而行;五名逾輝,毛色炳耀;六名超光,一形十影;七名騰霧,乘云而奔;八名挾翼,身有肉翅。
呂尚發(fā)現(xiàn)的穆王八駿圖所繪的,就是這八龍之駿。所謂的八龍之駿,亦可將之看作是八個龍種,八駿圖一展,可召八龍之駿,
他手指輕撫案幾旁的八駿圖,也就在觸碰的瞬間,耳邊似有龍吟起伏。
昔年穆天子西游,入西昆侖得見王母,座駕就是這穆王八駿,若無八龍之駿騰云駕霧之功,只憑穆天子一介肉骨凡胎,如何能得進(jìn)瑤池勝景。
只嘆穆天子雖有緣得見西王母圣顏,卻無緣長生大道,最后只得了一篇養(yǎng)生主的法門回歸鎬京,穆王將之稱為西華至妙真炁。穆天子西返后,就是以這法門養(yǎng)護(hù)生命。
史記說:穆王即位,春秋已五十矣;穆王立五十五年,崩;作為天子竟能享百歲壽數(shù),這西華至妙真炁應(yīng)是從中起到了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