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大國院士 第四百零三章大亞灣捷報
通過特殊的物流單位,徐川將樣品寄送到了大亞灣。
剩下的,就是進行等待了。
慢中子輻照實驗雖然并不是什么耗費時間特別長的,但進行工作準備和處理相關的數(shù)據(jù)總需要花費一些時間。
而這段時間,對于滿懷期待的計算材料研究實驗室中的研究員們來說,就顯得格外漫長了。
尤其是趙光貴,在休息了一晚上后,第二天就跑到了徐川辦公室開始咨詢情況。
雖然徐川很能理解這種期待和急迫想要知道結(jié)果的心情,但不得不說,以這位趙教授過來打擾他的頻率,都快干擾到他的正常工作了。
畢竟他是棲霞可控核聚變工程的總負責人,除了第一壁材料外,還有其他的難題同樣在等待著他去進行解決處理或分配。
好在,這份等待并沒有多久。
在標記了最高優(yōu)先級的情況下,陽歷三月初,大亞灣中子輻射實驗室中心對氧化鋯碳復合材料進行了第一批的慢中子輻照實驗。
又等待了三天的時間,相關的分析數(shù)據(jù)和經(jīng)過慢中子輻照后的樣品,重新通過物流運送回了棲霞可控核聚變工程中。
“大亞灣那邊的檢測結(jié)果出來了。”
慢中子輻照實驗的結(jié)果報告送到徐川的辦公室后,徐川給趙光貴打了個電話,告訴了他這個等待已久的消息。
沒超過五分鐘的時間,趙光貴便迅速趕了過來。
“徐院士,檢測結(jié)果怎么樣?!”剛進門,趙光貴便語氣激動急迫的詢問道。
徐川笑了笑,將辦公桌上的檢測報告往前推了推,笑道:“你自己看吧。”
聞言,趙光貴迫不及待的伸手從辦公桌上取過了這份檢測報告,掃讀了起來。
對于送去大亞灣做檢測材料,他很清楚。
因為時間緊急的關系,送過去的材料多達十二組。
這十二組一模一樣的材料同時分別在不同輻照場景中,進行著不同的慢中子輻照測試,以達到同時獲取數(shù)據(jù),節(jié)省時間的目的。
當然,伴隨著這些材料,一起進入測試場地的還有其他的對照材料,比如奧式鋼、鎢鉬合金、陶瓷等等。
這些對照材料,是常用于聚變裝置中作為結(jié)構(gòu)材料或第一壁的材料,能更好的體現(xiàn)出測試材料的抗中子輻照性能。
一組輻照條件:PWR加壓水冷卻反應堆、輻照溫度為702K、快中子注入量5.1x10/cm
一組輻照材料:實驗組(氧化鋯碳復合材料)對照組(奧氏鋼鎢金)、
一組DPA產(chǎn)生速率:實驗組(0.17),對照組(2.4)
一組中子穿透性:實驗組(99.98),對照組(67.44)
一組Frenkel缺陷對的自修復性:
一項項的實驗數(shù)據(jù)迅速在眼眸中劃過,伴隨著的,是那幾乎抑制不住的喜悅和激動。
在第一壁材料中,無論是Dpa的產(chǎn)生速率,還是中子穿透性,亦或者Frenkel缺陷對的自修復性,都是相當重要的指標。
尤其是對于破曉聚變實驗裝置設計的第一壁結(jié)構(gòu)來說,更加重要。
首先是DPA產(chǎn)生速率,在放射性檢測中,dpa指數(shù)通常被用于表示每個原子的離位次數(shù),這個就不用過多的解釋了。
而中子的穿透性代表著高能中子束穩(wěn)定穿越材料的指標,是他們能用高能中子束轟擊鋰靶材,獲取氚素,完成氚自持的關鍵。
至于Frenkel缺陷對的自修復性,則代表是在被高能中子轟擊后,損壞的晶格自我修復程度參數(shù)。
從大亞灣那邊傳遞回來的檢測數(shù)據(jù)來看。
毫無疑問!
他們成功了!
成功的制造出來了適配可控核聚變第一壁的材料!
盡管這僅僅是慢中子輻照測試,但卻是創(chuàng)造歷史記錄性的。
因為,在過去,無論是哪個國家,亦或者哪家研究所或?qū)嶒炇遥紡奈粗圃斐鲞^能和手中檢測報告上數(shù)據(jù)媲美的抗中子輻照材料。
緊緊的攥著拳,趙光貴神色無比的激動,臉色帶著興奮,看向了徐川。
“徐院士,我們.”張了張,他激動的欲言又止。
徐川笑了笑,相對眼前趙光貴的激動,他倒是要冷靜不少。
“從大亞灣那邊的慢中子輻照的實驗檢測數(shù)據(jù)來看,我們的確成功了。”
“不過.”頓了頓,他接著道:“相對比可控核聚變反應堆腔室中真正的氘氚聚變來說,大亞灣那邊的中子輻照實驗無論是能級、亦或者溫度等條件都不夠。”
“大亞灣最高也不過是做到1.2Mev級別的中子能級,而可控核聚變反應堆腔室中釋放的中子束能級每一粒都高達14.1MeV。而且在溫度方面,測試溫度最高也只不過是720K而已,相對比真正的實驗,差了接近兩千度。”
“所以,別急著那么高興,我們的目標是適用于破曉聚變堆的第一壁結(jié)構(gòu)材料,而這只能算是階段性的成果。”
“等它通過了破曉聚變裝置的完整測試后,再來慶功也完全來得及。”
當然,雖說這種材料目前來看的確是階段性的研究成果,但它的價值也相當?shù)捏@人。
其他不說,在核裂變領域,以這種材料的優(yōu)異性能,能很大程度上的取代包層結(jié)構(gòu)材料。
畢竟碳納米管的生產(chǎn)雖然困難,但也并不是什么很昂貴的東西。
而傳統(tǒng)的包層材料,如使用鈹金混合石墨、鈾238等材料制成的包層材料,因為鈹金的關系,這些材料無論是本身,還是冶煉過程都有著劇毒。一個不注意,就是重大傷亡事故。
而這種氧化鋯碳復合材料,拿在手上把玩都沒什么問題。
除此之外,一些核能、火箭、軍工、航空航天、等高精尖領域也能應用上。
頂級的材料就是這樣,哪怕是使用要求有局限,也能應用在不少領域上。
聽到徐川這么說,激動亢奮過頭的趙光貴也逐漸冷靜了下來。
他笑了笑,道:“徐院士您對自己要求真的太高了,老實說,要是我以前自己獨立研發(fā)出了這種材料,得大開流水宴慶祝個三天三夜的。”
“這種材料,足夠發(fā)兩三篇頂級SCI期刊了。”
說起這個,徐川笑著搖了搖頭,隨后想起了什么,接著道:“哦,對了,你說起這個,還有件事。”
“徐院士您說。”趙光貴迅速回道。
徐川手指在桌上輕輕敲了敲,道:“關于這種材料的,從大亞灣那邊的中子輻照測試數(shù)據(jù)來看,你也知道它在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第一壁上有著巨大的應用潛力.”
“所以目前來說,在咱們的可控核聚變完成前,亦或者說完全確認這種材料無法用于第一壁材料上前,相關的論文暫時不能公開。”
徐川開口,趙光貴大概就猜出來了眼前這位大佬的意思。
其實這并沒有什么,無論是在大學,亦或者國家實驗室,或者私人研究所中,只要是在這些簽署了合同的單位完成的研究成果,比如專利什么的,基本都是屬于研究所和實驗室的。
這些無論是在材料行業(yè),還是在其他領域,都是行業(yè)慣例,也都會在合同上規(guī)定,更沒什么可爭議。
至于做出這份成果的研究員,一般拿到的都是項目獎金,以及一篇或者數(shù)篇在研究過程中寫出來的論文。
當然,如果是那些頂級大牛,比如眼前這位徐院士,如果他被邀請去某家私人研究所或者大學參與某個項目的話,是有機會拿到成果分成的。
就是做出來的成果賣了多少錢,他可以分一部分。
一般來說,在百分之一到百分之十不等,具體情況看研究員做出的貢獻、名聲、地位之類的東西。
但很多時候,特別是像他這種,參與了國家重點項目工程的研究員。在做出成果后,考慮到項目保密、專利、其他關聯(lián)項目等方面東西,論文可能會出現(xiàn)壓在自己手里,延期一段時間再進行發(fā)布公開。
或者有時候甚至會干脆出現(xiàn)無法公開,甚至沒法申請專利的情況。
然而對于絕大部分的學者和科研人員來說,特別是在國內(nèi),論文就是他們的希望,是他們搭建橋梁往上爬的材料和工具,是他們的資歷!
無論是升職也好,亦或者是評職稱,比如從副研究員(副高)升級到研究員(正高),需要的就是頂級SCI的論文。
但沒辦法,很多時候,特別是在保密項目中工作,為了避免給競爭對手提供幫助,有重大幫助的實驗或項目的論文,一般都是延后或停發(fā)或者僅在國內(nèi)以保密形式發(fā)表的,直到項目結(jié)束后,才有機會徹底公開。
盡管論文并不是完整的實驗數(shù)據(jù)與報告,上面記錄的僅僅是部分數(shù)據(jù)和相關信息,但有這些東西,也足夠給競爭對手提供一條可行的思路了。
當然,一般出現(xiàn)了這樣的情況,研究機構(gòu)或?qū)嶒炇乙餐ǔR餐ǔο嚓P的研究員進行補償。
比較常見的是項目完結(jié)后多發(fā)獎金,下次的項目科研經(jīng)費多批一些什么的。
此外,也有更牛逼一點獎勵,他之前有個同事,同樣是跟著一位院士在搞材料研發(fā),同樣搞完后發(fā)現(xiàn)材料進入了保密,寫好的論文無法公開。
然后那位院士直接將自己原來做出來的兩篇材料論文丟給了他。
結(jié)果就是一篇頂級的SCI論文,換來了兩篇頂級的SCI論文。
對于一名科研人員來說,這種事情大概是天降橫福了。
畢竟很多時候評職稱或者升職什么的,看的是伱的論文數(shù)量和期刊檔次。
同樣檔次下,一篇換兩篇,這不是天上掉餡餅是什么?
老實說,如果可以,他趙光貴也想要這種!
當然,實在不行多發(fā)點獎金延后發(fā)表論文也是可以接受的。
畢竟是可控核聚變這種超級工程中誕生的成果論文,還是第一壁材料領域的,影響力那自然是杠杠的。
當然,這些補償什么的,其實都是建立在好的趨勢,或者說碰到一個好老板的基礎上的。
有時候,點子背,碰到一個比較糟糕的領導或老板,那就坑爹了。
什么年輕人啊,不要老這么功利,不就是一篇論文嘛。反正你后面還有這么多搞科研的時間。做人呢,要有集體奉獻精神,要懂得感恩,研究所給你開工資發(fā)獎金供你穿供你住這么多年了,這么多科研經(jīng)費說給你就給你,不過是一篇論文而已,還委屈你了?
什么小伙子回去好好工作,后面實驗室不會委屈的,不要老將心思花在名利場上。
老實說,這類其實都還算好的。
更嚴重點,直接拿你的一作和你寫的論文,給你個二作,然后獎金和績效沒有不說,你要是頂嘴曝光什么的,直接開除你都有可能。
這些現(xiàn)象,在學術圈也都是真實存在的。
當然,在眼前這位這里,趙光貴并不擔心這種事情會發(fā)生。
在這位大佬眼里,一篇SCI算什么?
計算是《自然》《科學》這類頂級的SCI論文,在這位大佬眼中也不算什么。
畢竟,你不看看他都解決了多少頂級世界難題了。
光是數(shù)學領域的七大千禧年難題,他一個人就搞定了兩個。
他比較關心的是,以這位大佬的豪氣,會怎么補償他。
對面,徐川看出來了他臉上的期待,笑了笑,道:“放心吧,相關的補償結(jié)果不會讓你失望的。”
“無論是物質(zhì)上的獎金,還是相關的榮譽,都不會虧待你的。”
“包括論文,目前來說,我個人的意見是延后公開,不過后續(xù)還需要再商議,如果后面確認這篇論文無法公開的話,研究所這邊會補償你至少兩篇材料方向的頂級SCI論文,一作和通訊作者都可以寫你的名字,算你獨立研究的東西。”
聽到這話,趙光貴眼前一亮,脫口回道:“我愿意服從安排!”
(本章完)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