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剛成仙神,子孫求我出山 第301章 悼天命格
,剛成仙神,子孫求我出山
一番寒暄客套后,太子妃鼓起勇氣,道明來意。
“我想求您為玄年、玄真賜福,保佑他們太平一生。”
太子妃小心翼翼說道,聽得姜長生忍俊不禁。
他開口道:“人各有命數(shù),但行好事,自有命運眷顧。”
這并非虛言,地府會考察亡魂的善德與業(yè)力,善德足夠大,死后自有更好的選擇與歸宿,業(yè)力深重則要在地府贖罪,以后也不會投好胎,除非積累善德。
地府周圍已經(jīng)開始誕生黃泉,黃泉蘊含輪回之力,一旦形成成功,地府亡靈就能投胎,從天景大地不斷輻射向整個武道世界,直至掌控輪回。
善德與業(yè)力決定下場,乃是姜長生所定,地府只是一件法寶,能窺探亡魂罷了,善惡終有報,這是姜長生覺得合理的,也能讓人間少些怨氣。
太子妃嘆氣道:“自從與強良族一戰(zhàn)后,順天暗流涌動,皇權(quán)越發(fā)被限制,我擔(dān)心……”
姜長生聽出了她的言外之意,道:“生在皇家本就不易,上蒼是公平的,你們生來高于百姓,面臨的危險自然也會更大,好好教導(dǎo)他,把握自己的命運,另外,子玉曾言,不得同室操戈。”
太子妃露出笑容,但還是憂慮,道:“倘若真的出現(xiàn)那樣的情況,就算對方得到了報復(fù),可我的兩個孩子……”
姜長生從頭上扯下三根發(fā)絲,道:“讓他們隨身帶著,必要的時候能保他們一條命,你也帶著一根。”
這么多年,就太子妃帶著兩個兒子來看望他,作為長輩,他自然要有所表示。
太子妃驚喜,連忙接過三根發(fā)絲,跪拜姜長生。
這一次,姜長生沒有阻攔她。
這時,白尊傳來驚疑聲:“此子的氣運不簡單。”
聞言,所有人扭頭看向他,只見他站在慕靈洛身旁,盯著她懷里的姜玄真。
姜天命與姜玄年也看向白尊。
白岐好奇問道:“怎么不簡單?”
白尊搖了搖頭,道:“不可說。”
“切,故弄玄虛。”
白岐不屑道,但也沒有追問,它猜到可能是顧忌太子妃與姜玄年。
太子妃起身,欲言又止。
姜長生道:“你且回去吧,伱的心意我已經(jīng)收到。”
太子妃點頭,只能走過去接過姜玄真,然后帶著姜玄年離去。
“玄年,有空來玩啊!”
姜天命不舍道,姜玄年點頭,對于這位長著三只眼睛的小祖輩,他也很有好感。
就這樣,太子妃三人離去。
劍神感慨道:“天子、太子還不如一名女流。”
葉尋敵笑道:“男人嘛,有時候就是抹不開面子,況且那可是天子。”
眾人跟著調(diào)侃當(dāng)今天子,太子妃三人的到來雖然短暫,卻也給庭院帶來了喜氣,讓氣氛更加活躍。
“白尊,那位小皇孫到底怎么回事?”姬武君看向白尊問道。
白尊道:“此子的氣運命格與圣朝的悼天圣上一樣。”
聞言,姬武君瞪大眼睛,驚愕道:“悼天武帝可是再續(xù)圣朝兩千年的萬古奇才,此子竟能跟他比?”
眾人也被唬住,莫非大景要出明君?
白尊道:“歷史記載有悼天圣上的氣運命格,我沒有記錯,不過此子能不能成為第二位悼天圣上,不好說,不同的環(huán)境與經(jīng)歷會左右命格。”
慕靈洛看向姜長生,問道:“既然如此,要培養(yǎng)他嗎?”
姜長生給自己倒了一杯酒,道:“沒有那么多精力了,養(yǎng)你們已經(jīng)夠累了。”
這時,金烏在樹上叫道:“城內(nèi)佳節(jié)即將開始了。”
眾人一聽,頓時起身,姜長生也站起身來。
自景昭宗姜慶推行極樂之風(fēng),京城傳承了濃郁遺風(fēng),每到佳節(jié),才子佳人、文人墨客以及商賈皆會來京城,即便京城不再是皇城,但喜樂之風(fēng)依舊濃郁,隔幾年,姜長生就會抽時間陪慕靈洛去游逛。
現(xiàn)如今,沒有幾個人能認(rèn)出他來,所以也不用擔(dān)心暴露。
一座明亮的大殿內(nèi),地面如鏡面般光滑,倒映著一根根鑲嵌著精致寶石的銀柱。
殿內(nèi)有數(shù)十處水池,里面的池水五顏六色,鮮艷至極。
林紅塵打坐在一個池子里,藥水漫著熱氣,他的上半身燙紅,一根根血管如同長蛇盤踞體表,扭動不停,十分駭人。
一道急促的腳步聲傳來,只見一名身披銀甲的男子快步走來,正是姜長生的香火信徒,因為他對道祖極為了解,得到了林紅塵的賞識,地位不斷提升。
“天公,又有一尊武帝遺軀被盜走!”
銀甲男子沉聲道。
林紅塵睜開眼睛,皺眉問道:“誰偷的,是人,還是妖?”
銀甲男子回答道:“不清楚,對方神不知鬼不覺,我們的人根本捕捉不到他,但有一點很明顯,他在跟蹤我們,我們?nèi)羰抢^續(xù)下去,就是幫他做事。”
林紅塵的眉頭皺得更緊。
他緩緩抬眼,看向銀甲男子,道:“此計劃暫且擱下,讓人備好我準(zhǔn)備的大禮,我要親自去一趟妖族。”
“是!”
銀甲男子應(yīng)道,轉(zhuǎn)身準(zhǔn)備離去。
“等等,道祖的行蹤,你調(diào)查到了嗎?”林紅塵叫住他,開口問道。
銀甲男子回頭道:“無法追尋,但近來各大運朝皆有人往北遷,末將派人打探過,凡是被問詢的人皆說要去追尋道祖,追尋仙道,或許道祖就在北方,若是天公想調(diào)查,末將愿親自帶人前往北方追尋道祖。”
林紅塵眼神閃爍,道:“好,等我出發(fā)后,你就帶人去北方探探。”
“遵命!”
銀甲男子應(yīng)道,再次轉(zhuǎn)身離去,而這一次林紅塵沒有再叫住他。
林紅塵望著他離去的背影,待他離開宮殿,方才喃喃道:“北邊,道祖,我都不知此事,那些信徒如何知曉?道祖在圖謀什么?”
自從道祖挪走奉天皇朝,他便覺得道祖絕非看起來那么淡泊名利,必有圖謀。
先是大景,再是奉天,如今又有各朝百姓趕去投奔。
莫非道祖想創(chuàng)立圣朝?
想到這兒,林紅塵感受到壓力。
放眼天下,他覺得沒有其他運朝能比得上大廣天,但唯獨對大景不了解,因為他壓根查不到大景在哪兒。
若是武帝島還在,他還能觀測一下大景的氣運,從而進行判斷。
林紅塵深吸一口氣,緩緩從池中站起來。
“婉兒,我也該去看看你。”
地皇九年,大景一片祥和。
姜寒在御書房內(nèi)批閱奏折,盜神進房,道:“陛下,臣調(diào)查過,最近得太子殿下寵信的安常乃是齊圣的徒弟,跟隨齊圣修行百年。”
“齊圣?那還不錯,至少根腳干凈,那就讓他繼續(xù)跟著太子吧,以后或許還能借他調(diào)動道祖教的力量。”
姜寒露出笑容,他最清楚自己的兒子有多廢,若是能得大勢力相助,他是高興,齊圣的人品,他很敬佩,世人誰不知齊圣行走天下兩百載,為道祖立像,弘揚不戰(zhàn)之風(fēng),其創(chuàng)立的文武之道更是推動了文人的進步。
在大景朝堂之外,道祖、齊圣、關(guān)圣乃是天下人皆敬仰的存在,一祖二圣懸于武林之上,最令人津津樂道的是二圣皆崇尚道祖。
盜神猶豫片刻,道:“自從您頒布新規(guī)后,各地藩王明面上答應(yīng)削減兵力,但都以錢稅、安置等等各種事情進行拖延,一年過去,仍沒有一位藩王真正削兵,陛下,這可不是好征兆。”
姜寒一聽,臉色冰冷。
御書房陷入沉寂中。
良久。
姜寒緩緩開口道:“朕若是先對一位藩王下刀,你覺得如何?”
盜神道:“臣與白衣衛(wèi)已經(jīng)搜查到各地藩王的罪責(zé),若是陛下執(zhí)意而為,臣會選出最為惡劣的一位藩王,但藩王定然不會善罷甘休。”
就在這時,一名太監(jiān)快步進來,道:“陛下,北疆王求見。”
北疆王?
姜寒挑眉,道:“讓他進來吧。”
盜神當(dāng)即走到一旁,低頭等待。
過了一會兒,北疆王快步走入御書房,他看著姜寒,大笑道:“陛下真是勤勉,比先帝強多了。”
姜寒笑道:“不知北疆王萬里迢迢來順天找朕,所為何事?”
北疆王瞥了盜神一眼,然后上前,從袖中掏出一塊兵符,放在桌上,道:“動手吧,若是陛下還想穩(wěn)固江山,削藩是必經(jīng)之路,削了藩王的兵權(quán),世家定然震動,我愿支持陛下。”
姜寒動容,深深的看了一眼兵符,問道:“朕很好奇,你也是藩王,為何支持朕?”
北疆王咧嘴笑道:“因為我是姜家人,不希望江山動蕩。”
“那北疆王你真的甘心?”
“以前不甘心,但我去過龍起山,徹底放下了,如今陛下陷入困境,我自然要帶頭。”
“道祖命你助朕?”
姜寒詫異問道,心中驚喜,祖宗果然還是在意他的。
北疆王不置可否道:“我在道祖的院子里見到了一人,此事還未傳開,那就是明宗幼子生來便是洞天境,只要道祖不希望江山動蕩,此子將是穩(wěn)定江山的大鼎。”
此言一出,姜寒臉色大變。
姜徹的幼子被世人稱之為神子,但具體神在哪兒,無人知曉,甚至已經(jīng)很多人忘記了神子的存在,包括他這位天子,平時根本想不起來。
生來即洞天境……
姜寒心中涌現(xiàn)出前所未有的無力感。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