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蟬動 第七百七十一節甕中捉鱉
幾小時之后,左重背著雙手和古琦走在金陵城東的第一公園的山丘上,一邊走一邊聊。
他們今天來這自然不是為了閑談,說話時兩人目光不斷掃過一河之隔的公園路體育場。
借著體育場燈光的照明,能看到數人在羽毛球場揮動球拍,其中一人就是他們的目標。
疑似日本間諜,
密碼檢譯所研究組組長陳實。
對方剛一下班,立刻騎著自行車穿過半個金陵城到了這里,也不知道哪來那么大的球癮。
與他對戰的是個中年白人男性,雙方打得有來有回,呼喝聲不斷,看樣子是棋逢對手。
與此同時,公園內十幾個裝扮各異的特務,或結伴或獨行,在制高點及河邊附近徘徊。
他們小心翼翼觀察著四周和球場的動靜,尤其是跟目標有過語言、肢體接觸的可疑人。
偵查活動一般分為兩種,
秘密的和公開的。
目前情況不明,陳實如果真有問題,可能有同伙在周圍觀察,這是日本人的慣用伎倆。
這么做既可以監視,又可以預警,在必要的時候還能滅口,徹底切斷己方追查的線索。
情報工作容不得一絲大意,為了確保行動不被察覺,特務處只能采取偽裝偵查的方案。
眾人觀察了許久,暫時沒發現目標有什么異常舉動,看上去對方就是來此地鍛煉身體。
“老古,體育場什么情況?!?p/>
左重沒管體育場,看著漫天繁星:“來金陵任職這么久,我真還不知道金陵有座體育場。
更沒想到中日戰爭在即,時局萬分緊張之時,竟然有如此多的人來這里打球消磨時間。
看來領袖的新生活運動成果斐然,國民的鍛煉之風不減吶,而且此地的老板不簡單啊?!?p/>
他似笑非笑說了兩句,目光投向了球場的大功率電燈,巨大的燈柱照得周邊如同白晝。
要是沒看錯,那分明是艦船上和防空部隊使用的探照燈,亮度高達數千甚至上萬流明。
那么政府財產為什么會出現在一個民用場所內,懂得都懂,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嘛。
要不是體積太大不便搬運,國府的某些王巴蛋恨不得把先總統的雕像都搬回自己家去。
這事在平時不算什么,
可現在是戰時!
日本人的海軍航空兵在滬上厲兵秣馬,隨時都有可能出動空襲金陵,防空形勢很嚴峻。
軍事委員會和統帥部早就下達了燈光管制令,除去軍用用途,其它戶外燈光必須關閉。
很顯然三令五申的命令成為了一紙空文,眼前這幾道刺眼的燈光簡直是在給鬼子引路。
真是要錢不要命,
賺那么多錢花的完么。
要知道體育場不遠處就有中央航校、國術館、航空署警衛部隊本部、監察院等等部門。
同時距離國府、憩廬只有區區數個街區,直線距離十幾公里,也就是多飛幾分鐘的事。
日本轟炸機飛行員只要不是瞎子和傻子,便能通過簡單測算鎖定這些機構的準確位置。
那些被朱佩紫的大員就不怕某一天,自己和家人會被突如其來的空襲炸成零件狀態嗎。
“副處長,情況是這樣的。”
一旁的古琦正色回道:“這是金陵最先進的體育場館,占地面積頗廣,有跑道和足球場。
還有看臺、籃球場、網球場、游泳池諸多設施,城中大中學校的運動會多在這里舉行。
體育場明面上的老板是一個滬上老板,但根據調查,真正出資人是孔、宋兩家的小輩。
工作人員的背景也簡單,全是金陵的居民,流動性不大,體育場一建成便在里面工作?!?p/>
大概介紹了一下情況,他嘴巴朝河對岸努了努。
“那幾塊室外羽毛場地去年剛剛落成,每小時費用要6角大洋,普通市民根本承受不起。
來玩的客人,大部分是外國使領館的人員,一小部分是留過洋的文人、教師、公務員。
畢竟羽毛球是項新運動,在日本和英國比較流行,國內很少有人會玩,連規則都不懂。
得知目標每周打球之后,我立刻安排人員開始了摸排,將這些人的詳細資料做了登記。
內容包含姓名、年齡、教育水平、親友背景、政治信仰,可以粗略拼湊出他們的背景?!?p/>
“非常好,老古。”
左重聽完拍了拍手:“能夠把工作做到前面,你這個情報科長已經合格,我可以放心了。
針對客人的調查很重要,目標若是來這接頭,來人肯定就藏在人群中,伺機接收情報。
對方偽裝地再好,不可能沒有任何破綻,我們的工作便是尋找、發現這些細微的線索?!?p/>
他輕聲表揚了古琦一句,接著不等對方說話,看了看周圍話鋒一轉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不過,光這么做還不夠,體育場工作人員同樣要做深入調查,哪怕這種可能性非常小。
尤其是球童、服務員,這些人每天接待形形色色的客人,很適合充當中轉情報的信鴿。
別看現在到處都是抗日標語、口號,面對日本人的策反,又有多少人能抵擋住誘惑呢?!?p/>
“好的。”
古琦思考過后點點頭,決定回去就加派更多人手,把體育場從里到外好好的清掃一遍。
至于體育場上層人員,他和左重都故意略過不再提起,皇親國戚不是特務處可以碰的。
況且從某種程度上講,這些人才是最“愛國”的,因為國家沒了,他們的榮華富貴就沒了。
放著主子不當,跑去給日本人當孫子,二世祖們沒這么傻,那些被蒙騙拉下水的另算。
時間慢慢過去,
很快到了晚上十點。
左重和古琦向著公園大門方向走去,按照資料目標很快就會離開球場,沒必要再盯著。
跟得太緊,貼得太近是監視行動大忌,日本情報機構很專業,這種低級錯誤絕不能犯。
結果走到一半,兩人發現不少游客從犄角旮旯鉆出來,三三兩兩的趕往出口的存車處。
什么車?
當然是自行車。
第一公園和體育場所在位置算是郊區,從城區到此距離不近,不會有人選擇長途步行。
加上逛公園和健身這種小資的生活方式,有錢人和窮人都沒有興趣,游客多數為中產。
很好理解,有錢人不來是因為沒時間,頂多偶爾來一次,窮人需要養家糊口也沒時間。
而中產階層出門,要么叫黃包車,要么自己騎自行車,總之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
就像陳實,作為一個秘密機關的中層小組長,開汽車肯定是不行的,騎車最符合身份。
但在這種荒郊野外,黃包車是別想了,沒哪個車夫這么閑,還是省點力氣加油蹬~吧。
幸好路況不錯,
三十多分鐘就能回城。
左重兩人也不例外,來時各自騎了輛破舊的英國鳳頭牌自行車,在金陵一點都不顯眼。
說起來,這兩輛車的年紀比他們大,除了鈴鐺不響哪兒都響,一副隨時要散架的模樣。
沒辦法,總不能開車來第一公園吧,那不如特務處的牌子印在車門上,倒也節省時間。
“叮鈴鈴~”
再看游客們一個個開鎖騎上自行車,離開前瀟灑的撥弄鈴鐺,發出一聲聲清脆的響聲。
原本熱鬧的公園門口,很快變得門口羅雀,一陣帶著些許涼氣的山風卷起了一片塵土。
正跟古琦有說有笑的左重看到這幕愣了一下,如何抓到日諜,他好像抓住了一絲靈感。
時間!
關鍵就在于時間!
他馬上又反應過來,只是這里不安全,不是一個思考的地方,一抬腳跨上車往西騎去。
雖然此時夜色很黑,但是左重的眼睛卻無比明亮,狡滑的鬼子終于露出了馬腳和破綻。
他腦中開始高速思考,腳下的自行車越騎越快,車體不斷發出令人倒牙的金屬摩擦聲。
古琦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只好抬起肥胖的身體,利用體重飛踩踏板,拼命追趕左重。
就這樣,兩人一前一后只花了不到二十分鐘,便來到了位于城東平民區的一個院子外。
“是不是....”
“進去說?!?p/>
古琦停下車剛想開口被就左重阻止,為了裝成普通人,他們回來并沒有做反跟蹤動作。
小心駛得萬年船,萬一有日諜跟在身后,隨意討論案情容易暴露身份,危及整個行動。
左重說完打開院門將車推了進去,進門后刻意加重腳步走到房門前掏出鑰匙用力晃動。
嘩啦嘩啦的撞擊聲傳出去了很遠,在安靜的小巷之中顯得格外刺耳,引來了犬吠陣陣。
既然是正常人,深夜回自己的家根本沒必要躲躲藏藏,制造點動靜壯膽也是人之常情。
古琦明白自己剛剛大意了,臉色一紅不再說話,有樣學樣進了院子,反手插上了門栓。
左重瞟了他一眼,悄步移動到圍墻,透過縫隙觀察了院外幾分鐘,確定無人這才回頭。
“檢查?!?p/>
“是?!?p/>
這里是特務處眾多安全屋中的一個,位置偏僻很少有人來,使用前必須進行安全檢查。
門框夾著的絲絮
門內設計精巧的踏步陷阱
窗戶合頁上的木片
等等……
經過檢查,屋內的安全記號都是原樣,沒有人進來過的痕跡,這下可以放心的談話了。
隨著撕拉一聲,左重劃亮火柴將客廳桌子上的煤油燈點燃,而后坐到凳子上嚴肅說道。
“老古,等會你先回去,我要你去做一件事,處里的人手你可以隨意調派,我會打招呼。
此事關乎日諜下落,沒見到局座和我,不能向任何人透露,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兒?!?p/>
“是,我會挑選可靠的弟兄執行命令,您說?!惫喷牭饺照櫹侣鋷讉€字,當即精神一振。
他還望案子結束后軍裝的領章上再多一顆星星,這比起山城的那個神秘任務靠譜多了。
“恩?!?p/>
左重輕點下巴,將隨身的金陵地圖拿出來鋪開,又用鋼筆在體育場的位置敲了敲說道。
“長江堵塞計劃泄密,這件事傳的沸沸揚揚,日本人只用了一個小時就完成了緊急撤離。
從軍事角度,這是一次成功的行動,可從情報角度,無疑是失敗的,明白我的意思嗎。
他們的動作太快了,快到忽視了潛伏在金陵的情報人員安全,可以說間接出賣了對方。
在60分鐘內,日方完成了情報傳遞、編譯密碼、發報,東京下達撤退命令一系列流程。
這說明了什么,說明發報者很可能是一得到情報,完全沒停歇就開始向東京方面匯報?!?p/>
講到這左重停了一下瞇起了眼睛,語氣異常篤定,看當到古琦在思考,口中繼續推測。
“假設陳實是日諜,不管他是怎么得到的長江堵塞計劃,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是通知同伙。
通過這段時間的監視和對其的了解,此人除了周末天天來球場之外,較少去其它地方。
他很可能就是在此地傳遞的情報,不過機密泄露那天不是周末,這家伙是通過何種方式通知的同伙仍然需要調查。
我們目前也不知道這個神秘人的身份,可這不重要,理清線團有時候只需要一個線頭。
一個配合潛伏人員進行情報工作的特務,最重要的是低調,開車來體育場顯然不合適。
一次兩次還好,要是每周都有個闊佬出現,你覺得其它工作人員和客人會不會有印象。
最合理的方式是騎車,一來便于隱藏身份,二來遇到緊急情況可做出相對快速的反應。
即使陳實通過信鴿傳遞情報,那些工作人員和其他客人同樣要靠自行車出行,對不對。”
“是,副處長?!?p/>
“體育場的薪水不低,許多老資格工作人員都買了自行車,沒有車的人也是搭便車回家。
客人中只有幾個小開有車,來的次數屈指可數,更重要的他們從來不在周末來體育場?!?p/>
古琦眼睛亮了,他明白左重這段話的意思,日本間諜收到消息后的行動工具能確定了。
有了這條線索,偵破思路一下子打開了,自行車不是汽車,行駛速度恒定,容易追溯。
另一邊,左重以體育場為圓心畫了一個圓圈,冷峻的盯著圓圈內部眾多的居民區說道。
“一般的城市道路上,在沒有擁堵的情況下,普通人的平均騎行速度約為15公里每小時。
考慮到騎得太快會引起別人的懷疑,那個發報的日本間諜不會全速前進,速度會更慢。
我們算上日本本土接到電報的反應時間,發報的時間,編譯密碼的時間以及其它耗時。
對方收到情報至少花了30分鐘在路上,這一點時間最多能讓日諜騎出7到5公里的路程。
明天我會發出一條假情報,通過李氏兄弟的渠道傳遞給目標,正好下面兩天都是周末。
你讓人在體育場7公里范圍進行布控,對所有從體育場及其周邊騎車離開的人一一跟蹤?!?p/>
說完他將鋼筆碰扔到桌上,叉腰看著夜幕,口中冷哼一聲:“咱們就來它一個甕中捉鱉!”
請:m.xshengyan8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