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我的青春80年代 第八十一章 發(fā)傳單
“姐,這家伙什么時候來的?”
“昨天就來了,照一張照片,然后賴在這里不走。”小英抱怨道。
還是弟弟厲害,一過來就把那家伙氣跑了,剛才兩人雖然就說了幾句話,可是言語間的交鋒很是激烈,無不在炫耀自己的經(jīng)濟實力。
為什么要努力掙錢?
就是為了積蓄底蘊,跟別人說話的時候底氣才能足,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不然的話別人說家有五套房,兩輛車,還開了個小公司年入百萬,你說自己是打工的,月入三千,那誰也不會瞧得起你。
“那正好,我最近閑得很,有時間跟他耗著。”
開這家照相館是為了給姐姐謀出路的,要是讓人把姐姐拐跑了,那可就虧大了,父母把他們兄妹三人拉扯大不容易,找對象是一輩子的事情,必須慎重。
“姐,我跟你說一個好消息,今天我去咱們中學(xué)去了,以前的班主任答應(yīng)我在學(xué)校里幫忙推廣,如果畢業(yè)生要照相的話會聯(lián)系我的。”
“真的?”
小英喜不自禁,那也是她的母校,沒想到轉(zhuǎn)來轉(zhuǎn)去還是離不開學(xué)校的照顧,而且這是長期穩(wěn)定的客戶。
果然,做生息還得從熟人身上想辦法。
“那當然,我已經(jīng)有了一個辦法。”張小雨從包里將他在市里制作的八十張英美照相館小傳單拿了出來。
“咱們就把鎮(zhèn)上學(xué)校挨個跑一邊,將這東西貼在學(xué)校大門口,只要學(xué)生能看到,咱們不愁沒有生意,另外,所有村子都不要放過,都貼上。”
“這個辦法好呀,我怎么就沒有想到呢?”
“哈哈…,我也是靈光一現(xiàn)想起來的。”
張小雨摸了摸腦袋,哪是他想起來的,這完全就是爛大街的技能。
“走,咱們先去買一瓶膠水,從西邊的鎮(zhèn)第一中學(xué)開始。”
小英鎖了店門,坐在摩托車后面,中學(xué)距離店鋪只有五六百米,轉(zhuǎn)瞬即到。
“就貼在門口,我來涂膠水,你貼傳單。”張小雨將摩托車停好,就打開膠水瓶往墻上涂抹。
小英左右看了看,猶豫道:“人家愿不愿意讓貼啊,撕掉了怎么辦?”
“撕掉了咱們再貼回來呀,隔三差五的巡視,這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zhàn)斗,想做生意賺錢就得放下臉面,不要怕,貼。”
“好吧。”小英拿了一張宣傳單貼在了墻上。
這時候,一個老大爺從門衛(wèi)室里走了出來,指著姐弟兩喊道:“嗨嗨嗨,干嘛的,你們兩干嘛的?”
“我們在那邊開了一家英美照相館,過來宣傳一下。”張小雨朝著街道里指了指,道:“如果學(xué)生畢業(yè)了要照相,可以過去找我們,價格實惠。”
“照相?派出所旁邊不是一家照相館嗎,我們學(xué)校都是那一家負責照的。”門衛(wèi)說道。
張小雨當然知道,那是飛龍照相館,開在派出所隔壁,這年頭民眾照相的唯一需求就是證件照。
“我們這里價格更便宜,我是說如果學(xué)校有需求,可以聯(lián)系我們,這里寫了聯(lián)系地址。”
門衛(wèi)伸頭看了看宣傳單上面的內(nèi)容,沒有什么引誘學(xué)生的內(nèi)容,臉色稍緩,就怕有人掛羊頭賣狗肉。
張小雨趁機掏了一包煙塞給門衛(wèi),道:“要是有人打聽,麻煩給介紹介紹。”
“行吧,看你們兩年齡也不大,開個照相館也不容易吧,我?guī)湍銈兞粢庖幌隆!?p/>
門衛(wèi)大爺麻溜的將煙收了起來,他這種閑差一年到頭也沒事做,除了喝茶就是抽煙。
“那我們走了。”
張小雨打了個招呼,發(fā)動摩托車帶著姐姐朝下一個目標奔去,打算把鎮(zhèn)上的學(xué)校都跑一邊,還有各個村子的出入口電話桿上面都貼一張,廣撒網(wǎng),總有人愿意花錢。
冬天的鄉(xiāng)下比較寧靜,人們都是閑在家互相串門聊天,張小雨故意把摩托車聲音開得很大吸引村里人的注意力,然后等他貼好傳單離開的時候,就會有人好奇跑去看看他貼的是什么,只要有幾個人看到,不出三天,全村都會知道。
幸好摩托車速度夠快,在路上耽誤的時間不長,不然的話還真貼不完。
“呼…,沒想到咱們鎮(zhèn)還挺大的,19個村子呢,幸虧你帶路,不然的話我還真不知道怎么走。”
“誰沒事關(guān)心這些東西,我以前也不知道,后來抓黃鱔把周圍好幾個鎮(zhèn)子都跑遍了,有的地方去過好幾次,慢慢的就都記住了。”張小雨解釋道。
周春園開口問道:“你們兩個心情這么好,是不是店里有生意了?”
“還沒有呢。”小英老實的回道。
“媽,你就放一百二十個心吧,我們店剛開業(yè),人家都還不知道咱們的名聲,不過這個難題已經(jīng)被我解決了,接下來生意會慢慢好起來的。”
張小雨倒是信心滿滿,只要流量上去了,就不怕掙不到錢,就是廣而告之,這是最快的辦法,如果默默無聞靠時間和口碑積累,那不得好幾代人。
“還有兩個月就過年了,到時候鎮(zhèn)上就會熱鬧起來,咱們再趁機宣傳一波,就差不多了。”
“那到時候咱們還賣不賣貨了?”周春園滿是希冀的問道。
八月十五那一撥塊錢讓她知道過節(jié)的好處,往年都是被人收割,這次卻變成了收割者,嘗到了甜頭自然忘不了。
張小雨裝模做樣的背著手在原地踱了兩步,說道:“衣服、百貨都不能再賣了,大家剛買過,咱們鄉(xiāng)下的情況你也了解,一件東西能用好幾年。”
“說的也是。”周春園明白這個道理。
哪怕是小作坊生產(chǎn)的東西質(zhì)量也好的不得了,張小雨見過有老板賣塑料盆,為了證明塑料盆的質(zhì)量,老板就將塑料盆往地上摔,著實吸引了不少顧客。
這是特殊的手法,普通人一摔一個爛。
張小雨沒這個能耐,他賣盆的時候不敢這么搞。
“那咱們可以賣點節(jié)日用的東西呀,紅紙、對聯(lián),哦,還有鞭炮。”小英建議道,她跟著弟弟進了幾次貨,知道集市上的大部分東西都是去批發(fā)市場進的然后轉(zhuǎn)手倒賣,思維逐漸打開。
張小雨驚訝的看了看姐姐,說真的,他也沒想到這一點,看來經(jīng)常帶著姐姐出去果然還是有效果的。
“姐說得對,咱們可以賣對聯(lián)和鞭炮,這個絕對賺錢,幾乎家家都買。”
鞭炮屬于危險品,賣鞭炮是需要許可證的,奈何山高皇帝遠,政府哪有閑工夫管這些,這鞭炮也就過年的時候賣幾天,誰會去辦許可證?
“就這么說定了,咱們過年再大干一場。”周春園拍板道。
晚上吃飯的時候,周春園將這個消息正式傳達了下去。
小蘭還好一些,賣什么她都樂意,張平心里卻不是滋味,這么大的事他作為一家之主居然都沒有參與決策,只是通知了他一聲。
瞪了張小雨一眼,腦海中想起電視劇里面的一句話:豎子,欺我老矣!
張小雨連忙解釋道:“爸,這件事情是媽提議的,參考了姐的意見,我啥都沒說。”
“哼,你們娘幾個到時候自己去賣,我不得空。”
“那好,你就在家喂雞,我去。”周春園趁機說道,她天天在家伺候那幾百只蛋雞,離不開半步,真是心累,巴不得放松幾天呢。
“這個…也好。”
張平張嘴想要反駁,可以想到妻子天天在家挺累的,也就作罷。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