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北宋之無雙國士 第十七章 招聘會
盧秉看著馬車遠去,站在原地笑了笑,但又露出苦笑。
任重而道遠呢。
幾十萬人的勞力缺口呢,雖然說不是他職責,但這可關(guān)系到他的績效啊。
工業(yè)園的產(chǎn)出是算他的績效的,產(chǎn)出越多,他的成績就越好。
錢不錢的倒是無所謂,關(guān)鍵……嗯,還是挺重要,因為那筆錢真的很多,多到讓他做官的心思都淡了。
勞動力越快就位,園區(qū)就會越快完工,道路就會越快暢通,堡壘建設(shè)也會越快完成。
最終都會指向一個結(jié)果,各個工廠的產(chǎn)出就會越快。
然后他的獎金就會越多!
而現(xiàn)在勞力缺乏的狀況,讓他心下都如同火燒一般。
盧秉搖了搖頭,趕緊安排布置接下來招聘會會場的事情。
歐陽辯對這個事情相當?shù)闹匾暎刹粌H僅是將任務(wù)交給盧秉就算了,還利用韓絳的環(huán)慶路經(jīng)略使的名頭發(fā)出召集各個部落的首領(lǐng)的下帖。
下帖的范圍頗廣,不僅涉及已經(jīng)歸附的部落。
比如兀二族、野貍十族、獨家族、牛羊、蘇家族、熟倉族、白馬族、岑移族、麻謀族、巢迷族、樹羅、羅尼天王族、大蟲族、嗓咩、折四、吐蕃村、柰三家、尾落、柰家、嗓泥族、阿埋、韋悉、褒勒、強賴、埋廝骨尾、屈悉保、牛兒、盧家、客戶、大羊家、小羊家、密覺、磨媚、托校、拔新、兀兒、兀六、傍家、威尼、烏貴、沃協(xié)、郭家、牛耶素泥、岌拖、旺家、思順、梁家、小遇等族部。
以上的部族是環(huán)州的部族,若是歐陽辯自己,他還真沒有這個能耐下帖。
慶州這邊則是有野雞族、殺牛族、布雅族、孟香部、浪斡、臧嵬族,慶州的部落不多,但人數(shù)很多,尤其是浪斡、臧嵬族兩族,其實這兩族還不算是宋民,還在宋夏之間左右搖擺呢。
歐陽辯倒是不在乎,反正能夠請的通通請來。
如果西夏人愿意過來打工,歐陽辯也不會介意。
大宋富庶,文明程度更是宋遼夏三國之最,而工業(yè)園這里在不遠的將來會成為宋朝的工業(yè)明珠,在這里能夠享受到工業(yè)文明的成果,來了的人,已經(jīng)回不去了。
就像后世從農(nóng)村去了大城市的那些人,一邊抱怨著大城市的高房價高消費,甚至因此患上了抑郁癥,甚至有自戕傾向,但讓他們會老家輕松一些生活,他們卻是決計不肯的。
歐陽辯有信心留下這些人,因為他會讓慶州成為人類文明的明珠。
天朗氣清,難得的陽光普照。
慶州城門前的偌大空地,擺上了很多的桌椅,彩旗飄飛。
諸多的企業(yè)各有各的攤位,前面擺著企業(yè)的介紹,比如四通車行的介紹。
“作為一家自嘉佑三年就已在大宋成立的公司、大宋百強企業(yè),四通車行在熙寧二年的納稅額達到三百三十二萬貫,全年營業(yè)額達到了三千四百萬貫。
我們將堅持做有良心、有社會責任感的陽光企業(yè),為人類社會的進步而不懈努力奮斗。
四通車行——給您一個可以移動的家。”
后面則是負責接待咨詢者的人員,林通對此次招聘非常重視,特意挑選了一些形象和善,能言善辯的年輕人來解答咨詢者的疑問。
考慮到各個部族的語言不通,林通還特意在慶州找了個精通多種語言的人來隨時備用。
盧秉坐鎮(zhèn)中心,他得統(tǒng)籌各項事宜。
比如外面要備有停車場、停馬場,到了里面來要有各種指引、休息區(qū)、茶水等等,來的畢竟是各個部落的頭人,若是招呼不到位,那是要鬧事的。
慶州城內(nèi)各個餐館則是讓慶州工業(yè)園包了下來,頭人們想要吃飯,直接拿著牌子進去就餐就可以了。
另外還在招聘場旁邊臨時建造了諸多的廁所等等。
總之要讓來咨詢情況的頭人和來招聘的廠家都能夠有一個相當滿意的體驗。
到了點的時候,在慶州的部落頭人已經(jīng)過來了,諸多工廠不搶不鬧,任由工作人員先給他們予以指引。
頭人們一個個奇裝異服,其中一個老人氣勢十足,身邊跟著一個簪花戴銀的小姑娘,有幾十個壯漢拱衛(wèi)著他們,小姑娘嘰嘰喳喳的和老人說話,老人偶爾點頭咧嘴笑笑。
林通的車行在工業(yè)園里的各個廠家之中,他的預(yù)期是最好的,因為他造的車是大宋獨一份的,不是說沒有制造商和他競爭,而是競爭不過。
四通車行的四輪馬車既豪華舒適,又物美價廉,四通車已經(jīng)是四輪馬車的代名詞了。
他們的詞說得好,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四通車。
現(xiàn)在永興軍路大肆修水泥路,四通車行在這里建廠,不僅可以囊括永興軍路的市場,可以覆蓋河?xùn)|路、利州路,成都路等等偏遠邊路。
所以林通非常敢于下本錢,就連這次招聘,他都要拿下最大的招聘棚,并花錢裝飾得相當漂亮。
那個漂亮的小姑娘看到四通車行的彩棚,頓時眼睛一亮,和老人嘰里咕嚕一通說,老人點點頭,于是一行幾十個人簇擁著往四通車行走來。
林通頓時眼睛一亮,快步迎上去,卻被幾個大漢給攔了下來。
林通道:“我是四通車行的老板……”
他將大漢沒有反應(yīng),趕緊招手讓通譯過來,通譯趕緊過來,嘰里咕嚕說了一通,大漢才讓開。
老人帶著小姑娘走了過來,老人雖然矮小,但氣勢頗為驚人。
林通被盯得有些不太習慣,勉強笑了笑:“我說你翻譯……”
老人搖搖頭:“不必,我懂漢話。”
林通大喜:“那太好了,老人家是哪個部落的頭人?”
老人還沒有開口,小姑娘就嘰嘰喳喳道:“我們是孟香部的,這是我爺爺,孟常。”
林通頓時一驚又是一喜,他為了招聘這事特意了解了慶州的蕃民,孟香部是他關(guān)注的重點之一,因為孟香部人數(shù)很多,多達幾萬帳。
帳篷是蕃民的人口計量單位,就類似于宋朝的戶,人數(shù)多少不等,但十幾萬人應(yīng)該是有的。
有十幾萬人的話,至少能夠招到幾千人,這也算是能夠緩解一時之渴了。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