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白堊紀禁區(qū) 595 通力合作
幾個人迅速進入遺跡,但東方白很快發(fā)現(xiàn),巨人遺跡實在是太大了,僅僅一個房間,就有一個足球場那樣大,兩米出頭的高筒靴、小床那么大的趿拉板、就連門口那四仰八叉的舊頭盔,擺正了都能當單人帳篷。
東方白不禁感慨,這樣是人類和巨人對上了,還不真成了跳起來打你膝蓋?
三五個人撒進遺跡,就跟湖里撒進幾粒沙子沒什么兩樣,無奈之下,東方白果斷搖人,把一組的戰(zhàn)士們?nèi)冀邢聛?,想想覺得不夠,又從其他組抽調(diào)了一批,不知不覺,抽調(diào)的人手已經(jīng)超過半數(shù)。
就這還有人不滿意呢,一再要求加入探索隊伍。
這可是巨人的遺跡,雖然就在冰湖之下,與工作面的距離只有短短一百多米,可想下去看看卻不是那么簡單的事,可能錯過了這一次,將來就再也找不到親眼目睹的機會。
正好人手不夠,東方白干脆做了個決定,除少數(shù)人看守物資設備之外,其他人全部拉到遺跡里幫忙。
一百多人先把第一個船艙翻了個底朝天,然后打開起碼三十多公分厚的大門,向基地深處進發(fā)……只這一扇金屬門,保守估計就得有十幾噸重。
“簡直就是耗子掉進了米缸!”事后,東方白感慨地形容遺跡中的收獲。
分散前進的戰(zhàn)士們,很快把各個方向的發(fā)現(xiàn)匯報回來,東方白根據(jù)反饋信息繪制了一張遺跡草圖,并以之為框架,逐步補充缺失,完善細節(jié)。
然而遺跡超乎想象的巨大,整整兩天過去,所有人都在已知區(qū)域內(nèi)轉(zhuǎn)了幾圈,也只繪制出遺跡的一角。
東方白不得不重新組織人員,將所有人分成四個部分,首先是材料組,他們的任務是在不破壞支撐結(jié)構(gòu)的前提下拆解遺跡,提供造艦所必須的材料。
分解材料不需要太高深的微觀結(jié)構(gòu)知識,因此這一組人員最多,整體水平卻比較低。
當然了,只是在穿越組中比較低,放眼全國,哪一個挑出來都差不了。
其次是造艦組,他們?nèi)苛粼诠ぷ髅嫔希牧暇臀磺袄^續(xù)挖洞,材料就位后立刻著手制造戰(zhàn)艦。
冰洞也不是隨便挖的,必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
第一,洞頂?shù)谋鶎硬荒芴?,必須保證戰(zhàn)艦建好之后,可以輕松撞破冰層。
第二,鑒于戰(zhàn)艦的體積,冰洞里必須有足夠的支撐結(jié)構(gòu),否則戰(zhàn)艦還沒造完,冰洞直接塌掉,那可就鬧出笑話了。
第三,必須留出適當?shù)臉?gòu)建空間,方便運送原料。
東方白本來的打算,是幾組人一齊動手,同時挖出三到五個冰下船塢,同時開工造艦。
可眼下的人手太少,只建一艘戰(zhàn)艦都很吃力,根本沒有同時建造兩艘的可能。沒辦法,他只能放棄不切實際的計劃,將所有的力量集中起來。
嗯,造艦組的微觀材料水平就比較高端了,穿越之前,每一個人都是納米制造業(yè)的大拿,如果說東方白是八級工,那么參與制造戰(zhàn)艦的操作員,最低也是六級起步。
沒這個水平,還是自己主動調(diào)材料組去吧。
相比之下,這個組的人手就少多了,為了加強制造組的技術力量,就連東方白本人,都是制造組的一員。
再次是搜索組,顧名思義,他們的任務是繼續(xù)搜索巨人遺跡,為材料組提供準確詳實的第一手資料。
這個組人手更少,執(zhí)行的任務看似輕松,可分散到每個人的身上之后,擔子卻不是一般的重。
他們每天行走于陌生的遺跡之間,不僅要確定所處位置究竟有些什么,還要判斷哪些可以利用,哪些不好利用,哪最好躲遠一點兒,凡是搞不清具體作用的巨人遺留物,全都要做上明顯的標記,然后再標注在地圖上,還要按危險程度分為可拆卸、不可拆卸,可接觸、不可接觸。
嚴重些的干脆就是禁止靠近,杜絕任何人有意或無意的接觸,避免發(fā)生意外。
如果是科考,那么搜索組必定是一路小心翼翼,遺跡里的任何東西,都要小心再小心,絕不能有半點輕慢。
可穿越組的目的是原材料,這就不能顧忌那么多了,更不會有任何收斂,而是以最快速度摸清情況。
搜索組很快總結(jié)出遺跡中的規(guī)律,一般來說,生活區(qū)都是最安全的,這里到處都是巨人遺留的生活物品,其中的一部分只需要簡單加工,就是上好的造艦材料。
其次是公共區(qū)域,雖然雜亂了一些,也有很多用途還不明確的東西,但真正的危險品幾乎看不見。
但比較私密的公共區(qū)域就不一樣了,這些地方總是能找到一些很可疑的東西。
比如說,一號走廊里有個看起來很精致很復雜的球,似乎是個巨人版手雷,那么大的體積,一旦爆炸,威力起碼也是航彈的水平。
再比如說,七號房間幾個漆著紅色標記的箱子,沒人知道里面裝的是什么,但從種種跡象判斷,一定是某種危險品。
還有四號通道盡頭的天花板,那里有個很明顯的窄縫,搜索組在那里發(fā)現(xiàn)了一塊翻板,后面藏著大口徑自動防衛(wèi)武器。
對巨人文明而言,這玩意最多就是個大口徑機槍,可對人類而言,這東西最起碼也是60毫米以上的機關榴彈炮。
想象一下,60毫米加特林,以每分鐘數(shù)千發(fā)炮彈的發(fā)射速度洗地,是一副什么樣的景象?
嗯,這個超大號機槍本身沒什么危險,但東方白執(zhí)意將其保留,準備將來有空的時候拆解研究,借鑒一下巨人的設計思路。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何況巨人的文明水平遠超人類。
東方白心里已經(jīng)做好了計劃,等搜索組走完了遺跡,他就會安排人手,逐步排隊安全隱患,將所有疑似危險品仔細排查一遍,能拆的拆,不能拆的再想辦法。
還有個出乎意料的情況,雖然遺跡里到處都是巨人拋棄的生活用品,但在已知的范圍內(nèi)之內(nèi),沒發(fā)現(xiàn)哪怕一塊巨人遺骨。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