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港片宇宙之靚坤 第34(2)章 美國博仔
有意思的是,混血兒林博文從小就很帥。他有著父親遺傳給他的藍(lán)眼睛和淡黃色頭發(fā),高高的鼻梁,修長的身材。不過,他的臉并非白人的臉型,而更像是中國人。總之,這種中美混合的長相,在所有臺灣女孩眼中,都是很英俊的。
自然,他也比普通孩子要高大,身強(qiáng)體壯。
唯一的缺點是,林博文從小就脾氣暴躁,這就不知道是遺傳爸爸還是媽媽了。
外婆對林博文很鐘愛,用盡全力的照顧他,培養(yǎng)他。外婆愛稱他為“博仔”,希望他能夠好好讀書,出人頭地。
只是,林博文的童兒和少年,都是相當(dāng)凄慘的。
林博文出生的六十年代,臺灣社會還相當(dāng)封閉,婚前性行為都是不能被接受的。
無論是臺灣本省人還是外省人,年長的人都是舊思想,非常的保守。
林博文是個私生子,就這一條肯定不得安寧了,更別說他還是個混血兒,一個被美國佬拋棄的孩子。
此時,外婆已經(jīng)關(guān)閉了酒吧,回到臺中鄉(xiāng)下開了一個小小的面店。
鄉(xiāng)下地方,民風(fēng)更為保守,還是孩子的林博文不管走到哪里,都有人指指點點。
當(dāng)時四處風(fēng)傳,林博文的母親是個妓女,為了錢和美國佬睡覺。后來,她不慎懷孕,生下了孽種。
于是,“雜種”就成為林博文的外號。
在小學(xué)時,英俊高大的林博文,就是眾多男孩欺負(fù)的對象,經(jīng)常被多人圍著譏笑甚至毆打。
老師對林博文比較鄙視,認(rèn)為他媽媽行為不檢點,有損中國人的形象。
一個老師還曾當(dāng)眾說,林博文這種人是“國家的恥辱”。
既然是雜種了,林博文自然沒有朋友,只能忍氣吞聲。
他很少出門,平時除了上學(xué),基本都在外婆的店里面洗碗和打雜。
他一度將頭發(fā)染成黑色,才愿意出門上學(xué)。
這有什么用呢?他還是被罵,“雜種能染黑頭發(fā),能染藍(lán)眼睛嗎?”
就這樣,到了中學(xué),林博文的英俊,吸引了很多女孩子。
其中一個女孩,一度成為林博文的女朋友。
這個富家女的父親,知道女兒竟然和一個雜種相好,氣的差點吐血,將女兒痛罵了一頓。
女孩只得和林博文分手,還轉(zhuǎn)了校,這對林博文打擊很大。
這一來,林博文又引起了很多男同學(xué)的嫉妒。他們中的一些是不良少年。
這些少年經(jīng)常騷擾林博文,甚至打人。
一次被打的耳朵出血后,林博文去找警察。
誰知道,他還沒開口,反而被警察打了一記耳光,罵道:“你這個小雜種,整天就知道打架!”
到了中學(xué),林博文已經(jīng)不是孩子了。
在畸形的環(huán)境下,林博文很小就懂事,思維也比同齡人成熟。
悲慘和屈辱的經(jīng)歷,林博文開始仇恨同學(xué)、仇恨鄰居、仇恨社會,甚至仇恨自己的父母。
除了外婆以外,沒有人對他好過,沒有人把他當(dāng)人看待。
連母親,也幾個月才看他一次。
小學(xué)時候的林博文,非常想念母親,竟然一個人從臺中老家坐車到臺北母親的工作單位。
害怕丟臉的母親,發(fā)現(xiàn)兒子來了以后大驚失色。她慌慌張張的將林博文拉到一個小巷子里,罵了一頓,讓他趕快回去,再也不要來了。
誠然,也許林博文的媽媽有難言之隱,此舉卻讓孩子徹底傷透了心。
由此,性格暴躁的林博文逐步出現(xiàn)了反社會的人格分裂,開始報復(fù)社會的行為。
一次放學(xué),林博文又被四個不良少年攔住,譏笑辱罵。
之前,他曾經(jīng)多次被他們打過。
這次的林博文終于忍無可忍,揮拳反擊,雙方打成一團(tuán)。
一個人哪里能夠打過四個人,林博文被拳打足踢,打傷在地,最后進(jìn)了醫(yī)院,住了整整半個月。
出院以后,林博文決心報復(fù)。
他從鄰居的水果攤上,偷走了一把西瓜刀,找到了這四個不良少年。
這四人見林博文持刀而來,知道情況不對,嚇得立即四散逃走。
林博文追了上去,將其中一人砍倒,連砍了幾刀。
警察趕來,將林博文抓走,這是林博文第一次砍人。
好在被害者只是皮肉傷,加上林博文年齡太小,最終關(guān)押了十多天,由外婆支付賠款以后就領(lǐng)回去了。
從此刻開始,林博文就開始了自己的黑道的生涯。
為了不被欺負(fù),加上報復(fù)社會的心理,林博文迅速成為街上的一霸,四處打架惹事。
相比其他小混混,林博文有一種讓人膽寒的暴戾和亡命。
經(jīng)常一語不合,林博文就立即揮刀砍殺,根本不計后果。
為此,林博文先后幾次被捕,中學(xué)也將他開除。
外婆見他這樣,經(jīng)常含淚教育他要好好做人。
不管外婆怎么說,林博文只回答同一番話:“我還算是人嗎?在所有人眼中,我不過是個雜種!禽獸!外婆,你不要管我,讓我死了就行了!”
說出這番話的林博文,只有16歲。
打架出了名,加入幫派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
林博文是臺中人,很快加入了當(dāng)?shù)睾趲汀笆迳窕汀薄?p/>
十五神虎幫是個光復(fù)后成立的新幫派,成立于六十年代,開始主要在臺中市活動,五權(quán)路、西屯路、英才路都是他們活動的核心區(qū)域。
這個幫派的特點是:成員年輕,大哥平均都只有20多歲。
這伙年輕人兇悍之極,毫無顧忌。
七八十年代,十五神虎幫高速發(fā)展,成為雄霸臺中的強(qiáng)大幫派。十五神虎幫知名成員就有:“漢童”、國印、碧雞仔、大象、“斌大”謝崇斌、“八指明”林樹旺、“豬哥吉仔”張忠信、李勝煌、“赤龍”王鴻基、“大空輝仔”王振輝、“石頭”石中信等人個個都是狠角色。
代價是,這些年輕的黑幫分子,基本都沒有什么好下場。
打打殺殺,終究有玩完的一天!
林博文加入幫派以后,外號就叫做“美國博仔”。
這個新幫派,和臺灣老幫派不同,一切以利益為主。
所謂的講義氣、尊師重道等江湖規(guī)矩,在這些年輕人眼中都是不存在的。
這些人一切都是為錢,以搞賭場、替特種行業(yè)圍事、放高利貸、暴力討債為生。
一旦涉及利益糾紛,他們不但毫不留情的和其他幫派火拼,甚至自己人也會殺來殺去。
比如,綽號“豬哥吉仔”的張忠信因殺人罪判刑脫逃,躲在“赤龍”王鴻基的家里。
因為“赤龍”王鴻基曾經(jīng)在“豬哥吉仔”張忠信的賭場欠下賭債,兩人這次談判未果,竟然幫內(nèi)火拼。“赤龍”王鴻基被“豬哥吉仔”張忠信一槍斃命。后來,“豬哥吉仔”張忠信在警方圍捕下舉槍自殺。
整個十五神虎,稱之為“黑道奇葩”也不為過。崛起之后,就迅速分裂為“五權(quán)十五神虎”、“十甲十五神虎”等眾多分支。
十五神虎幫這種六親不認(rèn)的幫會,恰恰符合林博文報復(fù)社會的性格。
在這種講究利益的幫派中,林博文也迅速改變,一切都為了錢。
林博文仇恨社會,不在乎自己的性命,敢打敢殺,誰都不怕。
于是,他很快就出頭,成為有名的后起之秀,有一批忠心耿耿的小弟跟著他,包括十五神虎“石頭”石中信、“憨才”許涌才、豐原十三鷹幫的小黑、海線兄弟林永欽等人。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