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唐朝第一道士 第三百八十三章 長孫皇后初始現(xiàn)
出使突厥,他魏徵不怕,出使土谷渾,他魏徵不怕,出使高句麗,他魏徵不怕,哪怕出使扶桑,他魏徵依然不怕。
可唯獨(dú)這吐蕃,他害怕。
這不是肉體上的害怕,而是心里的害怕。
整個唐國的文人,哪一個不知道吐蕃的情況?
出使吐蕃,至少目前是沒有人做到過的。
而且,從吐蕃來唐國的人,除了使團(tuán),根本沒有任何外人會進(jìn)入到唐國境地的。
當(dāng)然,除了邊境所在地的侵襲之外。
在歷史上,嚴(yán)格來說,吐蕃到了元時期才正式被攻打了下來,成為元朝的國土,一直到明清時期。
而此時的唐國,對吐蕃的事情,能知道的,除了吐蕃使團(tuán)的人之外,也就是邊境與吐蕃國的戰(zhàn)爭了。
唐國的文人,不管從哪里獲得吐蕃的消息,都可以使得他們明白,吐蕃不是常人可以進(jìn)入的國度。
那是一個以教為國的國度,什么教化對于這些文人來說,基本是無用的。
為何?
因?yàn)閺南碓粗溃罗F(xiàn)在雖說有著那位贊普統(tǒng)治著,可依然有著各地方氏族在管轄,只不過這位贊普能力不錯,又能使得吐蕃各氏族得到利益,這才由著這位贊普來統(tǒng)治。
再者,古象雄國也開始漸漸沒落,也到了人人喊打的境地。
況且,吐蕃人心中存佛,一到邊境戰(zhàn)爭之時,悍不畏死,從來就不怕死亡。
死亡對于他們來說,那是一種升華,是可以進(jìn)到佛國的。
此時,臉已是嚇白的魏徵,眼睛望著鐘文。
魏徵知道,此時他不得不退去了,要不然,最終的結(jié)果,真不是他能硬杠的了。
出使吐蕃,雖能在史書上留名,但這名估計也只能是一晃就消失的名。
“哼,鐘文,你等著。”魏徵冷哼一聲后,往著后面退去。
至于他說的你等著,估計也是無法,以此來表達(dá)他心中的不憤罷了。
能讓鐘文等著的是什么呢?無非就是官場上的打擊。
而此刻的長孫無忌,再見到魏徵都退去了,他心中不得不好好思量著這次的結(jié)果了。
闖宮城不成,那只能學(xué)著魏徵退去,以靜坐的模式,來表達(dá)他們這些文官們的不滿。
鐘文見著這二人退去,心中冷笑。
不管是誰,利益至上。
利益可以是金錢,可以是權(quán)力,可以是名聲,可以是一切他們自己所需要的東西。
可一旦這些利益受阻了,他們只會縮退回去,再另想辦法云云。
而此時,宮內(nèi)后宮之中。
李世民正聽著一位親衛(wèi)的回報。
“圣上,道長他讓人準(zhǔn)備印發(fā)布告,說是要把趙國公他們以闖宮城謀逆之罪公布于天下,此刻正對峙中。”那名親衛(wèi)向著李世民稟報后,就站于一邊,靜待著李世民的決斷。
而此刻,李世民心中也在思量著鐘文的做法是否合理。
但李世民卻是沒有想著立馬去阻止這一場對峙,因?yàn)樗靼祝娢倪@是初次上任。
真要是自己去阻止了,或者阻擾了鐘文的這種做法,說不定會惹來鐘文的不憤,說不定就直接離開宮城,不再管宮城的安全了。
影子在離開之前曾跟他說過,鐘文的身手,可達(dá)云羅寺中高手的程度,完全可以創(chuàng)開宗派了。
雖說鐘文對于江湖中的事情有些不明,但有著這樣的身手在,又何懼其他宗派呢?
況且,如江湖中各國的頂尖高手發(fā)生爭端,拼個你死我活的,而此時又有著人殺了宮城,想來云羅寺的人絕對不會管世俗中的事情,而是優(yōu)先他們云羅寺。
對于這一點(diǎn),他李世民比誰都清楚。
否則的話,他李世民也不會千方百計的要拉攏鐘文了。
好在鐘文的師傅李道陵也是他李氏宗親,就這一點(diǎn)上,他李世民完全可以把宮城的安全交給鐘文。
而此次的對峙,他李世民更是不可能出現(xiàn)在宮城門口,真要是如此的話,那接下來的結(jié)果,可就不是他李世民想要的了。
況且,他對吐蕃使團(tuán)的事情已經(jīng)有了決定,就不會再去更改,更何況命令已經(jīng)下達(dá),事主又是鐘文,難道此時他要去宮城門口處,把這件事弄得無法挽回嗎?
“二郎,你看要不我去看看吧。”此時,正當(dāng)李世民也不知道如何是好之時,長孫皇后卻是出言說道。
“觀音婢,你身子不好,還是別去了。”李世民見自己的妻子想與他分擔(dān)一些事情,但也知曉自己妻子的身子不是太好,出言勸阻道。
“二郎,沒事的,后宮離著宮城門也不是太遠(yuǎn),就當(dāng)是散步了。只要我去了,想來兄長他應(yīng)該知道你的意思的。”長孫皇后堅持自己的想法。
“那……好吧,來人,給皇后準(zhǔn)備抬架。”李世民瞧著自己妻子的眼神,知道自己的妻子的心思,隨即大聲喊了一句。
“皇后,你請小心一些,不要讓太陽給曬著了。”跟隨著抬架邊上的一個女官,幫著長孫皇后打著紙傘,還時不時的提醒一句。
“無事的。”長孫皇后到是沒太在意。
“皇后福安。”正在此時,王內(nèi)侍突然出現(xiàn)在不遠(yuǎn)處,向著長孫皇后請安。
“原來是王內(nèi)侍啊,你怎么在這里?”長孫皇后見是王內(nèi)侍,趕忙向著王內(nèi)侍問道。
說來,宮城門口處發(fā)生了這么大的事情,李世民不便去處理,至少這位王內(nèi)侍得去吧。
可是,王內(nèi)侍就好像不想跑去攪這灘渾水一般,置身事外。
王內(nèi)侍明白長孫皇后所問之意,他不去處理,除了是置身事外之外,更多的是不想?yún)⑴c這一場權(quán)貴之間的爭端。
再者,這件事情,還真輪不到他這個內(nèi)侍來做,最多,他也只能是傳話,可這政事,卻是不能過問的。
那些官員要保下吐蕃使團(tuán)的人,而鐘文又是事主,必然會選擇殺了了事的,而李世民呢,又需要用這樣的方式,來籠絡(luò)鐘文,更或者說是給鐘文兄妹二人一個交待。
于情于理,都是說得過去的。
“回皇后話,我在這里等小道長回來,不過,看皇后這是準(zhǔn)備去那里吧?內(nèi)臣建議皇后勸解一下趙國公他們,省得招來小道長的不快,否則的話,這攤子事情,估計會死很多人。”王內(nèi)侍向著長孫皇后回應(yīng)道,說來也是建議。
皇后過問政事,算是在這種無奈的情況之下,才過問的。
這也是李世民的選擇,同樣,事情關(guān)乎她的兄長。
“多謝王內(nèi)侍告知。”長孫皇后得了王內(nèi)侍的終告,心中明白該怎么做了。
“皇后萬福,可當(dāng)不得皇后如此。”王內(nèi)侍哪敢讓長孫皇后向他感謝的,趕緊躬著身子站于一邊。
而此時的宮城門口處,長孫無忌他們,基本都靜坐于一邊,離著宮城門口一丈之外,兩眼像是能噴火似的望著宮城門口處的鐘文。
宮城闖不了,只能以靜坐的方式,來逼迫李世民從宮中出來。
雖說,這樣的做法有些過激了,但他們有著他們的想法,只能以此來要挾李世民。
反觀鐘文,看著這批官員,心中好笑。
如果這要是放在前世,想想就知道結(jié)果了。
因?yàn)椋@些人的做法,讓鐘文想起關(guān)于七八十年代的那件事來。
如果鐘文是天子的話,說不定真有可能做出類似的事件來了,直接全部坑殺得了。
這樣的人,要來干嘛?
難道就因?yàn)橥罗瑖淞?qiáng)大,就可以無視唐國律法嗎?
身為唐國官吏,為了和平,為了兩國不起爭端,就得把這件事情壓下去,這種做法,或許是可以使得一時和平,但以后呢?
或許,鐘文本來就是一個激進(jìn)者,是一個憤青,是一個不講大局的人,是一個講利益的人。
但在這件事情之上,鐘文不后悔自己的選擇。
如果李世民真當(dāng)要放了那些吐蕃國的使團(tuán),那接下來,鐘文必然會帶著自己的小妹,返回龍泉觀。
以后,估計長安城都不會再來了。
還是那兩個字,利益。
“道長,皇后來了。”正當(dāng)鐘文還沉浸在自己的思維之時,一名禁衛(wèi)走近鐘文,向著鐘文提醒道。
鐘文得到那名禁衛(wèi)的提醒,趕忙轉(zhuǎn)過身子,瞧見一行人抬著一個抬架過來,而抬架上之上,坐著一位女子,而這個女子,就是當(dāng)今唐國的皇后了。
鐘文沒有見過長孫皇后,也不認(rèn)識,打一眼瞧過去之后,鐘文就已是知道了,長孫皇后身體不好。
為何?
因?yàn)槟樕行┓喊祝瑳]有什么血色,哪怕不是一位醫(yī)者,也都能從她的臉上看出來,此人有病了。
鐘文見長孫皇后過來之后,趕緊躬身行禮道:“皇后安好。”
“你就是九首吧,快快請起,妾身突然來臨,還請九首不要見怪的好。”抬架一落地,長孫皇后趕忙過來伸手欲作扶鐘文,鐘文見狀,趕忙退了一步回正了身子。
身為一個臣子,哪敢讓長孫皇后扶啊,更何況還是女流之輩,真要是被有心人瞧見了,這詬病估計會讓鐘文輩感煩惱的。
“下臣正是九首,皇后叫我鐘文即可。”鐘文正身之后,向著長孫皇后回應(yīng)道。
為何不讓長孫皇后叫九首,而是要讓長孫皇后叫鐘文?
因?yàn)殓娢闹溃L孫皇后這是過來處理闖宮城之事的,喊九首,那是自己人,喊鐘文那是分寸,說明此時鐘文并不知道長孫皇后過來,到底是向著誰的。
“九首你生分了,以后要是得了空,記得把你家小妹帶進(jìn)宮來,也好讓我見一見,上次二郎讓我封賞的時候,我可是沒有見過你家小妹的,哦,還有你那個義女。”
長孫皇后哪里會不知道鐘文話中之意,隨即趕緊向著鐘文解釋著。
而隨著她的解釋,鐘文吊著的心,也算是落了地了。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