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大宋海賊王 第四百零一章 靖康之難(十八)
陶宣干登上城墻一看,只見城外大約有三四百金軍騎兵。而遠(yuǎn)處塵土飛揚,不斷有騎兵馳奔而來。
到下午五六點鐘時,大約已有萬騎金兵立馬于護(hù)城河邊上。一個手中握著一卷文書的人對著城上大聲喊道:“大王讓我招安你城中官吏軍民,有文字在此,放下繩索來取上城去。我問你們,降還是不降?你們?nèi)舨唤担笸躅I(lǐng)人馬從絳州掩殺而來,看你們能走到哪里去。”城上人皆不回答。
那人又問:“你們?nèi)绾尾蛔雎暎拷穸紒砉ゴ蚰愠且病H找淹恚胰ヒ病T俳o你們一夜時間商量,來日此時城已破也。”金軍陸續(xù)撤退,去東北方向四五里處安營扎寨。
此時,城內(nèi)軍兵漸漸登上城墻,可是百姓與州府官吏沒有一人上城。
陶宣干找到劉銳,對他說道:“若林經(jīng)略不上城,何以率官吏軍兵?”
劉銳說道:“我已派人去請,可是不見人。”
陶宣干說道:“待我親自去請。”
陶宣干騎馬來到州府,只見衙門中靜悄悄的。陶宣干問一個看門人:“林經(jīng)略在否?”
那人回答道:“已登城。”
陶宣干馬上回到城墻上尋找,可還是不見其人。他又來到城西,向來往的軍民打聽:“可曾見到林經(jīng)略?”
有人回答道:“他身穿白布衣,獨自從此擦城下去矣。”
陶宣干見林經(jīng)略已棄城而逃,于是急忙找到兩都監(jiān)和一監(jiān)務(wù),對他們說道:“三公不要走,我們可共同守衛(wèi)城池。”
陶宣干隨即下城,來到街巷中,挨家挨戶招人。可是,待在家中的非老即小,或婦女輩,壯男全都逃出城去了。
最后,城內(nèi)軍民全都登上城墻,但由于人手不夠,只能守御東、南兩城墻,而西、北兩城墻無人守御。
盡管軍民都登上城墻,但還是有人趁亂擦城逃跑,斬了十幾人仍阻止不住。到了夜里,守衛(wèi)東南城墻的人,擦城而逃跑者已有十之三四。到四更巡城時,城上守衛(wèi)者已去之殆盡。
陶宣干在南門守至五更時,忽然有隨行人員來報告說,劉統(tǒng)制打算從西門出城。陶宣干急忙趕至西門,可劉銳已出城而去。陶宣干于是也出城而逃,剛走了十五里,便聽到金軍開始擊鼓攻城。走了二十五里,天剛放亮,金軍追兵便從后面趕來,將受驚而逃跑的百姓、車乘以及四百余騾馬全都截住。路上逃難的居民婦女扶老攜幼,有人因走散而大聲呼叫,聲音凄厲,令人耳不忍聞。
當(dāng)日,因為平陽府官吏皆棄城而逃,留在城內(nèi)的居民開城以降。
至此,宋朝在河?xùn)|倉促設(shè)立的東西兩路帥府,即隆德府與平陽府,皆被金軍攻破。由此可知,宋朝在河?xùn)|的防御非常脆弱。這里有帥臣的畏敵怕戰(zhàn)等主觀原因,如平陽府經(jīng)略使林積仁之流。但也有兵員不足、糧草匱乏等客觀原因。
例如,回牛嶺險峻如壁,宋軍本可以控扼此地,打一場勝利阻擊戰(zhàn)。然而,因為糧食缺乏,士兵每日只能吃到兩升豌豆或陳麥,所以皆不愿賣命。士兵們笑著說:“軍食如此,而使我戰(zhàn)乎?”
金軍來到回牛嶺下,仰望陡峭的山頂,官兵們皆說道:“他們?nèi)粲眉负途奘陨隙鹿簦覀儗p傷嚴(yán)重,這可怎么辦?”金軍在山下猶豫不決,遲遲不敢發(fā)動進(jìn)攻。
然而不久,山上的宋軍竟自動散去。金軍于是輕輕松松地跨越回牛嶺,向平陽府挺進(jìn)。平陽府失陷,標(biāo)志著宋朝河?xùn)|地區(qū)的防御已全線崩潰。
十月二十八日,從平陽府等地潰散到絳州的軍兵,聯(lián)合本州軍兵在城內(nèi)放火,制造混亂。城內(nèi)官吏居民,皆往城外逃跑避難。
知州李弼傳也乘坐轎子棄城而逃。給他抬轎子的是絳州衙兵,他們將李弼傳抬出城后,拋下轎子,又跑回城內(nèi)去搶奪金銀財寶。李弼傳一路步行,逃往高樂。
只有市易務(wù)官吏史秉義沒跑,他覺得反正已無法逃脫,索性拿起槍刀殺死和捕獲了十幾名潰兵,兵亂這才逐漸平息。
潰兵之所以在絳州放火作亂,是因為他們知道這里有軍資倉庫,存有許多金銀財寶。這里有漕司金銀縑帛糧斛約三百萬,河?xùn)|漕司每年收入都存放于此。另外還有童貫用來平定貨場的匹帛,兩類合計六十萬。所有庫藏寶物,皆被潰兵洗劫一空。
在河?xùn)|戰(zhàn)區(qū),西路金軍攻勢兇猛,勢不可擋。宋軍已全線崩潰,潰不成軍,一瀉千里。而在另一個戰(zhàn)區(qū)即河北戰(zhàn)區(qū),東路金軍長驅(qū)穿插,縱橫自如。雖然中山、河間等重鎮(zhèn)依然在宋軍手中,但都已成孤城,形勢也岌岌可危。十月二十六日,侍御史胡舜陟上奏,請求救援中山府。
他在奏疏中說:“臣見中山知府陳亨伯蠟丸密書,其詞哀切。書中說,真定城破,屠戮生靈不知幾萬人。金人現(xiàn)據(jù)高城,愈難追退。臣讀之流涕,暗嘆朝廷何忍其如此,竟未嘗遣一兵一馬為援也!李邈三四十次奏報,皆不見回應(yīng),難道朝廷不再愛惜這片土地與這里的人民嗎?只因要與金人講和,便不敢動兵,這是多么失策之舉啊!臣請為陛下言之:古代列國交兵,使者在其間推論利害,以消除兩國之災(zāi)禍,目的是使兩國和好,使人民得到休養(yǎng)生息。今金人遣使來,而我亦派使去,若彼此按兵不動,乃所謂和也。然而,金人一邊遣使一邊用兵不已,今日陷一城,明日破一邑,漸次而南下,大有并吞席卷之志。
金人時不時遣一使者來索要寶貨,表面上要議和,實乃使我不為防備也。對于我去之使者,則往往脅之以威,使得他們不敢說話,只準(zhǔn)依照金人的意見回奏。而朝廷不察金人議和之真?zhèn)危阏f議和已定。宣撫司見已講和,亦不遣兵救援,真定因此而失陷。
所以,陳亨伯說,金人將我議和之使留置寨中,然后任意攻城掠地,而朝廷無人前往解救。金人陰謀屢屢得逞,而我屢屢上當(dāng)失策。
今金人集中于中山城下,朝夕必攻城矣。若朝廷又以講和之故,不令宣撫司救援,則中山必失。失中山,則河北諸郡不攻而自下矣。河北若失,則京師不可再為首都,那么宗廟社稷危矣。
陳亨伯又說,金人既攻城殺人放火,而我?guī)熢戎聿粸榍3⑷舴湃沃T鎮(zhèn)自存自亡不再顧恤,那么無話可說;若欲保全諸鎮(zhèn),請速令宣撫司火急遣兵前來救援。
陳亨伯之言如此直率,可謂急切矣。陛下若繼續(xù)聽從大臣之論,認(rèn)為既已講和,若再派兵救援中山,則妨礙國家大計,那么,只恐怕到時土地與人心兩者皆失之。
若大臣以為今日無兵,何以為援?那么,臣以為河北之民皆兵也。可讓諸郡縣將庫存錢糧全都拿出來,發(fā)給百姓,然后朝廷以高官厚祿懸賞激勵,何患人不為用?就看如何采取措施罷了。
陳亨伯請宣撫司派兵自深、冀出發(fā),向祁州進(jìn)軍,與馬忠兵馬會合。宣撫司兵馬自西向東,祁州馬忠兵馬自東向西,中山城內(nèi)兵馬作為內(nèi)應(yīng)。如此用兵則轉(zhuǎn)禍為福,因敗而成功。
其言似亦有理,伏望陛下詔三省、樞密院,即刻開會討論施行。”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