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中文-免費小說,文字版,txt下載

 
  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jié)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guān)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水滸逐鹿傳  >>  目錄 >> 第六百七十四章 國號年號

第六百七十四章 國號年號

作者:任鳥飛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任鳥飛 | 水滸逐鹿傳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水滸逐鹿傳 第六百七十四章 國號年號

如今,百官未齊。

關(guān)鍵是,李衍畢竟還沒有登基。

所以,李衍也就沒搞大朝會,只叫宰執(zhí)和現(xiàn)有的大臣來到垂拱殿視朝。

此次上朝,雖然多了唐恪、李光、王時雍、徐秉哲、陳希真等不少新面孔,但主要成員還都是水泊梁山的老人。

所以,依得還是水泊梁山的舊規(guī)矩。

趙鼎領(lǐng)著文武百官拜完李衍,內(nèi)侍項春,就像以往一樣,唱道:“有事早湊,無事退朝。”

開國第一日,怎么可能沒事?

可以說,下面的人,幾乎每個人都有一肚子事等著李衍來拿主意,畢竟,新朝才開張,事情繁多。

王時雍最先越眾而出,道:“啟奏陛下,臣這里有一件迫在眉睫之事,需要陛下盡快定下。”

李衍問:“何事如此急切?”

王時雍道:“請陛下定下新朝的國號和年號。”

國號,是行使國家主權(quán)的政權(quán)名字,是代表一個國家法定統(tǒng)治政權(quán)的官方名稱,因此,歷朝建國者第一要事即確立國號。

所以,王時雍說“迫在眉睫”,一點都不夸張。

聽了王時雍所湊請的是定國號年號一事,不僅滿朝文武,就連李衍也覺得,此事不可不定了,總不能自己這個政權(quán)一直叫“水泊梁山”這個不倫不類的名字吧?

再者說,不少新附之人也打心底里接受不了“水泊梁山”這個不倫不類的名字。

實際上,不只新附之人接受不了,就連李衍他們這個政權(quán)內(nèi)部的人,也多不叫自己“水泊梁山”了,大多都叫自己“遼東”,只有李衍和一些水泊梁山的老人還喜歡叫自己“水泊梁山”。

其實,這也正常,說到底,水泊梁山只是一個小水洼、一個小山頭,根本不能代表一國,更別提代表一個大國了。

如今,也是時候跟“水泊梁山”徹底道別,換一個正規(guī)一點的國號了。

李衍沉吟了一下,然后問王時雍:“禮部有甚么建議?”

王時雍道:“楚,齊,皆可用做我朝的國號。”

一聽王時雍給自己選的這兩個國號,李衍的嘴就忍不住一抽,偽楚?偽齊?

不用想了,張邦昌的國號,一定是王時雍幫著起的。

還有劉豫的國號,弄不好,也是王時雍手下的人幫著起的。

這兩個破名,李衍一丁點都不喜歡。

所以,李衍連想都沒想,就問:“還有沒有別的?”

王時雍聽言,道:“那用‘魯’當我朝的國號如何?陛下是山東人,又起家在山東,以‘魯’為國號,可以追根溯源。”

首先,李衍根本就不是山東人。

其次,李衍也不喜歡“魯”這個國號。

所以,李衍又道:“沒有其它的了嗎?”

王時雍一聽,就知道,李衍也不喜歡“魯”這個國號。

從昨天見過李衍開始,王時雍一直忙到現(xiàn)在,實在是沒有精力再溜須李衍了,只能道:“臣愚鈍。”

李衍示意王時雍退下,然后看向其他文武大臣,問道:“你們有甚么好的提議?”

朱貴道:“用‘梁’如何?”

不待李衍說話,就有人道:“史上已有‘梁’和‘后梁’,我朝若是再用‘梁’當國號,后人該如何稱呼我朝?”

阮小七道:“用‘水’怎么樣?好像沒聽說有哪個朝代叫過水朝。”

阮小七此言一出,不少人都捂嘴一笑。

李衍見狀,道:“朕起家靠水,打天下靠水,治理天下也靠水,水生萬物,萬物復歸于水,水是萬物的本原,按說用‘水’當國號再適合不過,可這‘水’字,雖然合適,但卻有些不太好聽……你們再說說看,還有沒有其它合適的?”

李衍親自出來維護阮小七,誰還敢再笑阮小七粗鄙?一眾笑話阮小七粗鄙的大臣,連忙收起笑容,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

被帶來問話的孫覿,目前在李衍這里其實甚么職務都沒有。

可剛才李衍問完孫覿話,趙鼎就領(lǐng)著文武百官來朝見。

李衍見狀,就讓孫覿先退到一邊,并沒有攆著實說了不少有用東西的孫覿出去。

孫覿此人,善屬文,尤長四六,就連趙宋的降表,都是他草擬的,金人都對他的文筆贊不絕口。

而且,孫覿此人,依違無操——后來,他入南宋為官,先附汪伯彥、黃潛善,詆李綱,后復阿諛萬俟卨,謗毀岳飛。

總結(jié)一下,孫覿這個人,其實就是一個文采出眾的小人。

孫覿心里非常清楚,就憑他起草了降表,他在趙宋的仕途,基本上就算是完了,所以,他才冒險來投李衍,希望在李衍這里,能得到重用。

在此基礎(chǔ)之上,孫覿自然要拼命表現(xiàn)他自己。

見別人說的幾個國號,李衍都不滿意,孫覿出言道:“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遁去其一。是為定數(shù)。也是變數(shù)。大道無形。天道無為。緣也命也,是為定也!陛下之尊名“衍”字,乃水流入海、富足之意,用之為國號,最為大善不過。”

用自己的名字當國號,讓李衍有些意動。

可就在這時,李光卻出列道:“自古以來,從未有過用君主的尊名當國號的,此舉怕是不妥。”

徐秉哲反駁道:“凡事都有先例,陛下乃千古一帝,冠蓋宇內(nèi),有陛下,才有新朝,無陛下,就無新朝,用陛下之尊名當國號,有何不妥?”

唐恪道:“陛下之功德,無需以國號之形式宣揚,史書定會給陛下一個公斷,何需我等畫蛇添足?”

接下來,就該不該用李衍的名字當國號,新加入的原宋臣展開了激烈的討論,而原水泊梁山的官員則全都看著不插嘴。

李衍一步步走到如今,靠得可不僅僅是后世的知識和自己天下無敵的武力,還有他在無形當中練就的一雙慧眼——現(xiàn)如今的李衍,可以說是,明察秋毫,對人心的把握相當透徹,有時候,李衍清醒得自己都害怕自己,覺得自己是不是變成妖怪了,怎么好像能看透人心?

就比如現(xiàn)在,李衍清楚的看到,支持用自己的名字當國號的大臣,全都是在溜須自己,而反對用自己的名字當國號的大臣,則大多是怕自己的聲望太大,沒有約束,進而會變成昏君。

自從有皇權(quán)以來,皇權(quán)和臣權(quán)就一直在斗爭。

臣權(quán)太大,就會誕生權(quán)臣。

而皇權(quán)如果太大,則很容易釀成昏君。

好得王朝,皇權(quán)和臣權(quán)要達到一個完美的平衡。

那樣,國家才能安穩(wěn),才能有良好的發(fā)展。

從水泊梁山建立,李衍的威望就高到任何人都挑戰(zhàn)不了,可能,開國君主當中,唯一不擔心手下大將率兵造反的就只有李衍,因為,水泊梁山如今所擁有的地盤幾乎全都是李衍親自帶人打下來的,水泊梁山之所以快速良好的發(fā)展,也全都是李衍親自帶人創(chuàng)造的,毫不夸張的話,在水泊梁山,李衍甚至已經(jīng)被神話了。

這種情況下,李衍若是不自控,還真就沒有人能約束李衍。

這也是唐恪、李光等人最擔心的。

所以,唐恪、李光等人才以此事試探一下李衍的態(tài)度。

而原水泊梁山一系的人則知道,李衍雖然說一不二,但李衍很“懶”,不喜歡把權(quán),因此唐恪、李光他們爭得毫無意義,而且他們也知道,李衍是不屑于也沒必要用一個名號來增加自己的威望,所以才沒有摻和其中。

李衍雖然不喜歡唐恪、李光等人行事的方式,但理解他們的初衷,也覺得應該給唐恪、李光這類人一些信心,畢竟,現(xiàn)在是建國之初,他們君臣才開始接觸,需要好好磨合。

所以,李衍讓了一步,道:“大哉乾元,以‘元’為國號如何?”——李衍這也是想走蒙元的路,讓蒙元無路可走。

見李衍讓步了,唐恪、李光等人心下一松,暗道:“陛下果然有明君的氣度。”

不過——

唐恪、李光等人還未對李衍完全放心。

因此,李光又進一步試探,道:“‘元’為國號,本是極好的,只可惜,十年前勃海人高永昌叛遼起義,自稱大渤海皇帝,已經(jīng)用“元”當國號了,我朝再用‘元’當國號,是不是有拾人牙慧之嫌?”

李衍盯著李光看了一會,然后微笑道:“愛卿此言也有些道理,嗯……中者,不偏也,天下之大本,故君子務本,本立道生;庸者,不易也,萬物之根基,故君子固本,本固速成;和者,樂業(yè)也,天下之達道,故君子樂本,天健中節(jié)。如今我朝既為中國,那就用‘中’為國號好了,大中,就這樣定了吧。”

李衍取“大中”為國號,除了紀念自己是中國人以外,還因為李衍想起一事:

朱元璋建明朝時,建國號意在“大中”,可后來考慮到,手下有一部分明教徒,用“明”作國號可以示其在明教中的正統(tǒng)地位,同時應和明教中的“明王出世”預言,才將國號改為“大明”。

李衍沒有朱元璋的顧忌,所以,就以“大中”為國號。

李衍又讓了一步,已經(jīng)給足了唐恪、李光等人面子,再讓,可就不是李衍的性格了,所以,李衍也不再問,直接就將國號定下了。

唐恪、李光等人雖然沒有得到他們最想要的結(jié)果,可他們也知道,李衍這位馬上開國君主,是絕不可能像宋仁宗那樣對大臣言聽計從的,能連讓兩步,已經(jīng)非常不容易了。

所以,在趙鼎的帶領(lǐng)下,唐恪、李光等人趕緊同其他文武百官一同拜道:“愿天佑我大中,愿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為了敲打一下唐恪、李光等人,李衍也不跟臣子商量,直接就又道:“至于年號,就定為‘大統(tǒng)’吧。”

唐恪、李光等人不禁苦笑,心道:“這位爺,還真是睚眥必報……還好,這位爺并不固執(zhí)聽不進去勸,只要注意一下方法,還是能溝通的。”

一聽李衍所起的年號,大中的一眾文武,尤其是原水泊梁山一系的文武,哪還能不知道,李衍這是希望在大統(tǒng)年間能完成天下大一統(tǒng)?

這也是大中文武百官共同的心愿。

所以,大中文武百官一齊拜道:“愿吾皇天下大一統(tǒng),愿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抱歉,又欠了大家五六百字,等我感冒好了,一定將欠大家的盡量給大家補回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水滸逐鹿傳目錄  |  下一章
水滸逐鹿傳 手機網(wǎng)頁版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zhí)行時間: 0.0734807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溪县| 余庆县| 密山市| 汉源县| 普宁市| 五指山市| 大邑县| 曲靖市| 安阳县| 吉林市| 连山| 会东县| 嵊州市| 阜康市| 石台县| 托里县| 虎林市| 冕宁县| 新营市| 白城市| 陕西省| 阳泉市| 桂林市| 陆河县| 通州区| 会昌县| 花垣县| 察雅县| 汉阴县| 宁河县| 乌恰县| 织金县| 郴州市| 盐津县| 铜川市| 茶陵县| 濮阳县| 孝昌县| 平远县| 崇阳县| 景德镇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