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中文-免費小說,文字版,txt下載

 
  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shè)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jié)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guān)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jì)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勒胡馬  >>  目錄 >> 第二十七章、支屈六的最后奮戰(zhàn)

第二十七章、支屈六的最后奮戰(zhàn)

作者:赤軍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赤軍 | 勒胡馬 | 更多標(biāo)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勒胡馬 第二十七章、支屈六的最后奮戰(zhàn)

趙軍在三臺戰(zhàn)敗之后,石勒被迫收縮全部兵力,聚集周邊物資,固守襄國城。

襄國終究是羯趙的都城,雖說原本不過一座普通縣邑,因為立國時間不長,也未能加以擴建,終究加厚城墻、增筑城堞等固防手段,是陸陸續(xù)續(xù)一直在搞的。因而石勒覺得只要上下一心,指揮得法,應(yīng)該有希望堅守半年甚至于更長的時間。

倘若華軍遲遲不能攻克襄國,周邊郡縣的百姓因為戰(zhàn)爭而耽誤了農(nóng)時,又被羯兵幾乎奪盡存糧,到時候衣食無著,是肯定會起亂的。倘若華人物資足夠充裕,自可加以賑濟——不過可能性不大——若不充裕,則勢難久持,要被迫退回漳水以南去,則羯趙政權(quán)未必沒有死灰復(fù)燃的機會。

故而石勒先在城內(nèi)大索,不但把明顯降意不堅的段匹磾兄弟等一概斬殺,還將趙人(故晉人)平民全都空身逐出城外,獨留國人(胡羯等)守城。并且他急召程遐,自冀州搜掠存糧,聚集兵馬,返都來勤王。

可是祖逖都已然列陣襄國城下,將城池團團圍困起來了,卻始終不聞程子遠的消息……石勒為此惱恨,甚至于呵斥其后程氏,導(dǎo)致程后與太子石弘拜伏請罪,泣血叩首,好不容易才使石勒暫時消了氣。

那么程子遠為啥不來呢?原因也很簡單,他來不了……

程遐自至冀州,即分派兵馬,四處剿匪,順便搜掠物資。但盜匪之生,本就源于石趙政權(quán)在冀州涸澤而漁,迫使百姓鋌而走險,如今不但不加以賑濟、安撫,反倒變本加厲,則盜勢愈演愈熾,也就是情理中事了。

尤其當(dāng)祖逖北伐,連戰(zhàn)得勝的消息傳來后,冀州很多大族、豪門,也不禁蠢蠢欲動起來。

冀州高門,向以博陵、清河兩家崔氏為首,其下趙郡李氏、河間邢氏、渤海高氏等等,多數(shù)謹(jǐn)守門戶,不肯輕率出仕于趙——就跟河?xùn)|的裴氏、薛氏一般。一則天下方亂,局勢晦暗不明,越是大家族,進退越須謹(jǐn)慎;二則這些高門子弟,也打心眼兒里瞧不起無文的胡羯,不愿屈身相從。

而相對的,羯趙政權(quán)想要盡快穩(wěn)定地方,料民抽稅,就不能不一定程度上依靠這些地頭蛇,不敢迫之過甚;只要各家肯裝模作樣出一兩名遠支子弟,仕至郡縣,算給割據(jù)政權(quán)面子了,也便暫時相安無事。石勒麾下世家出身之臣,比方說荀綽、裴憲、傅暢等等,多數(shù)都是孤零一人,遠離家族,戰(zhàn)敗為俘,由此才被逼迫出仕的——在原本歷史上,這路貨還有劉琨舊部的崔悅、盧諶等等。

同樣原本歷史上,要等到拓跋氏入主中原后,拓跋燾強征范陽盧玄、博陵崔綽、趙郡李靈、河間邢穎、渤海高允、廣平游雅、太原張偉等至平城,才開始一步步地,把這些中原世族綁上自家的戰(zhàn)車。

故此,終后趙一朝三十三年,都不能徹底臣服那些河北世族,則如今立國不過數(shù)載,便即兵敗如山倒,河北世族又豈肯繼續(xù)與之敷衍、周旋啊?這萬一華軍來了,以從賊為藉口抄殺我等,根本就沒處說理去嘛。

于是世家紛紛出手,于暗中煽動民亂,以為將來降華的晉身之階。一時間,河北盜賊之勢大熾,不再跟從前那樣,只是攔路劫奪商人、行旅了,小勢力逐漸雪球一般滾成大勢力,開始燒殺村鎮(zhèn)、攻掠城邑、驅(qū)逐戍兵。

——倘若張賓在這個時候妄圖從幽州返回襄國,估計不用程遐設(shè)謀,就自然會在半道上被人給砍了——而且有能力、有意愿砍他的,還不止一兩支隊伍。

程遐時在高陽郡治博陸縣中,竟被四方流民、盜匪數(shù)萬之眾團團包圍起來,別說運糧資助襄國,率兵返回勤王了,就連孤身逃歸的可能性都跌至了谷底,只能籠城固守……

繼而以博陸為中心,動亂迅速向西、北兩個方向蔓延,冀州流民紛紛前往幽州就食,幽州乃亦盜賊紛起。即便張賓臨行前,在幽州的布置還算是比較牢靠的,終究主要兵馬都早為孔萇率之南下,剩下不到一萬之眾,因而只能謹(jǐn)守幾座中心城市而已,就連打通相互間的交通線都很難辦到。

消息傳到遼西,慕容翰坐不住了,當(dāng)即上奏其父慕容廆,要求發(fā)兵西進,去規(guī)復(fù)幽州。

慕容廆就此事寫信跟劉琨商議,劉琨初時不愿。因為原本說得好好的,你得先助我攻打高句麗,以防崔毖借了句麗兵來奪平州,要讓我先解決了后顧之憂,咱們才能并立西向啊。但是溫嶠勸說劉琨道:

“羯賊前在滎陽戰(zhàn)敗,不料竟成土崩之勢,導(dǎo)致幽、冀二州群盜紛起,趙兵難守。如此大好時機,千萬不可錯失,一旦我先東向破句麗,則恐平州方定,而羯賊已滅,幽、冀俱入官軍之手,大人乃無尺寸之功。

“大人昔為晉之柱石,而于華朝,幾無建樹,即便天子仍重大人,大人尚能觍顏與故人(指祖逖)同朝乎?且二州既亂,百姓涂炭,大人既受國家上公之賞,豈能置若罔聞?崔毖無謀,句麗遠夷,未必敢來侵?jǐn)_平州;而即其來也,我雖失平,卻能得幽、冀,足可抵償——進退之間,還望大人三思啊。”

于是劉琨最終決定,派出劉演率兵三千,會合慕容翰,去攻幽州。然而此事卻為慕容皝所沮——怎么能讓大哥你再立功勞,再占土地呢——反復(fù)勸說慕容廆,與其規(guī)復(fù)幽州,不如趁著拓跋氏內(nèi)亂的機會,咱們先把宿敵宇文部給滅了吧。

好在慕容廆所信重的謀主魯昌、陽耽等,全都站在慕容翰一邊——他們都是幽州人士,自然想要收復(fù)鄉(xiāng)梓了,卻對征討宇文興趣缺缺。因而最終,慕容廆獨留慕容皝守國,大起三軍,以慕容翰為先鋒,浩浩蕩蕩,直往燕國殺來。

幽州的趙將只能向宇文遜昵延求救,遜昵延基于唇亡齒寒之意,不敢不救,遂率兵南下,駐在狐奴,以期威脅慕容和劉氏聯(lián)軍的側(cè)翼。慕容皝得報,不待父命即率留守人馬西征,順利擊敗了宇文部大人逸豆歸。遜昵延被迫北走,卻為慕容翰所追及,一箭將之射落馬下……

就此,原本雄強一時的宇文部,兵馬幾乎全滅,部眾半數(shù)為慕容部所吞并,半數(shù)西逃去依附了拓跋氏。

不過與此同時,不出劉琨所料,平州果聞警訊——高句麗國王乙弗利受了崔毖的挑唆,趁機沿著馬訾水入寇。劉琨所余兵馬不多,不敢出城抵御,句麗軍遂蹂躪遼東,進而將襄平城團團包圍起來。劉琨親自登城,指揮攻防戰(zhàn),高句麗終究技術(shù)水平比較落后,不擅攻城,因而連圍襄平兩月,皆不能克……

此乃后話,暫且不提。

祖逖圍攻襄國城,進展卻并不怎么順利。

主要原因有三:其一,華軍久戰(zhàn)而疲,糧秣物資也逐漸的接濟不上了,雖然分兵而取周邊各縣,但往往所得的都是被趙兵搜擄一空,復(fù)經(jīng)盜賊再搶一遍,留下來的空城罷了。就理論上來說,這就已經(jīng)接近“強弩之末”的狀態(tài)啦。

因而長史張敞提出三條建議:上策,暫釋襄國之圍,退至邯鄲以南地區(qū),收縮戰(zhàn)線,以方便物資的調(diào)集和供輸;中策,深壁高壘,將襄國城圍困得水泄不通,然后釋出半數(shù)兵馬,南下兗州就食,也可減輕運路的壓力;下策,請朝廷派一支生力軍來,協(xié)助攻城。然而,祖逖尚在猶豫,皆不肯取。

第二點,石勒終究老于戰(zhàn)陣,麾下又有蘷安、孔萇等大將,于城池護守得相當(dāng)嚴(yán)密。如今襄國城內(nèi)居民多數(shù)都被逐出——自然也有部分是主動跑的——唯余趙吏千余人,以及胡、羯兵近萬而已。以萬人護守這種工事完善的小城,只要糧食、物資足夠吃用,易成堅固不拔之勢——把平民都轟走之后,城中存糧確實還夠吃好幾個月的。

并且到處傳說,華軍所經(jīng)之處,于胡、羯一概殺盡,婦孺不赦,雞犬不留。因而城內(nèi)羯兵、胡卒,都已然存了死志,斗戰(zhàn)得極其悍勇。

這也是祖逖不敢遽用張敞所獻三策的原因所在——退歸邯鄲,以期再舉,自然不怎么甘心。而敵軍上萬,士氣不降反升,猶作困獸之斗,我若稍有疏失,都難免被其窺見破綻,破圍而出,甚至還有可能導(dǎo)致全軍潰敗,圍城之勢瞬間瓦解啊,當(dāng)此緊要關(guān)頭,哪敢放一半兵馬南下去就食啊?

此際不能弱勢,反當(dāng)增兵。可是即便向朝廷求取援軍,糧食已經(jīng)快要供應(yīng)不上了,魏亥、楊清三天兩頭寫信來訴苦,則朝廷又能派、敢派多少援兵過來?

至于形勢不佳的第三點,支屈六聽聞三臺失守,襄國遭受威脅,果然盡起樂平、上黨兩郡兵馬,自井陘東出太行,復(fù)馳騁南下,前來應(yīng)援。

其實上黨軍早就已經(jīng)被蘷安抽調(diào)得七七八八了,支屈六最終也只能拉出來五千多兵,而且才入河北地界,便即跑散了三分之一……不過剩下三千多都是他多年轉(zhuǎn)戰(zhàn)帶出來的舊部、老卒,不但忠于主將,抑且久經(jīng)沙場,驍勇敢戰(zhàn)。

支屈六首先擊潰一路盜匪,收復(fù)了元氏縣,稍稍休整后,便即領(lǐng)兵沿著太行山東麓南下,繞過襄國,去偷襲邯鄲。祖逖聞報,急遣其子祖渙率部前往救援。

祖渙輕視敵勢之寡,導(dǎo)致疏忽大意,卻被支屈六偽退設(shè)伏,將之擊敗于邯鄲、武安之間。就此華軍的糧道,亦曾一度為支屈六所阻,還好楊清布置得當(dāng),魏亥及時應(yīng)對,才沒被羯軍給搶走多少去。

祖逖被迫親往邯鄲坐鎮(zhèn),以圍剿支屈六。不過他不敢調(diào)動太多圍攻襄國城的軍隊,只能將圍城戰(zhàn)中作用不大的騎兵幾乎全都用上了,前后花費了將近半個月的時間,好不容易才把支屈六逐退,進而團團圍困在林慮城中。

——這主要是因為支屈六兵數(shù)既寡,戰(zhàn)馬也不多,自上黨長途歸來勤王,復(fù)四處游斗,不敢攻取名城大邑,遂沒有較長時間的休整和補充機會,終至疲累難繼,這才被華軍給圍住了。

部將陳劍也曾經(jīng)規(guī)勸過支屈六,說:“華寇數(shù)萬圍困襄國,我等勢不能破圍而入,只在周邊逡巡,于事何補啊?況且還容易被華寇咬住,導(dǎo)致全軍覆沒。將軍不如暫離魏郡、廣平而北去,占據(jù)冀州或幽州各城,剿除盜賊,徐徐擴充兵馬、積聚物資。則即便襄國不守,我等也可有個立錐之地……”

支屈六對此卻只是搖頭,他說:“天王危在旦夕,我又豈能棄之而去?若欲占據(jù)幽、冀,何如不東來,而繼續(xù)守備樂平、上黨啊?且冀州形勢混沌不明,我若往取,終難在數(shù)月之間,覓得可立定腳跟之處。

“即便我能奪占幽、冀,立定腳跟,襄國卻破,天王多半難以逃出,則又有何益啊?我明知事不可為,不過拖延華寇破城的時間,再圖最后為天王盡一份忠悃罷了。我與天王相交于微時,天王待我甚厚,大丈夫有恩必報,我唯有殉國而已,豈肯他走?”

就此仍在廣平、魏郡西部游斗,最終被華騎往來堵截、兜抄,給圍困在了林慮縣中。

陳劍安排好防守事宜,就來稟報支屈六,說:“敵騎不甚多,未必能夠輕克此城,然而我欲破圍而走,卻必然為敵所追及,導(dǎo)致覆沒……如今唯有守城了,勢如襄國一般,城中糧草有限,城外卻無救援,遲早傾覆……”

支屈六就此對陳劍笑笑說:“聞華寇欲殺盡胡、羯,卻不擅屠趙人……今此林慮,便是我的死地,而汝等若不肯為國效死,不妨各自散去吧。改名易服,從此躬耕壟畝,做一百姓可也……或者直接去投華人,我亦不會怪罪汝等。”

陳劍當(dāng)即正色道:“將軍此言,難道是試探末將么?我與裴某有殺兄之仇,將軍素知,則豈有投華之理啊?既然將軍欲殉天王,則末將便殉了將軍,有何為難——自從軍投效以來,某早便已將生死置之于度外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勒胡馬目錄  |  下一章
勒胡馬 手機網(wǎng)頁版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zhí)行時間: 0.06442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原县| 双流县| 仁化县| 麻江县| 聂拉木县| 颍上县| 南昌县| 泰来县| 莱芜市| 徐汇区| 南昌市| 肇东市| 凤台县| 台北市| 疏勒县| 内江市| 宾阳县| 罗源县| 泰宁县| 嫩江县| 赤城县| 勐海县| 徐州市| 班戈县| 夹江县| 西畴县| 平舆县| 兰考县| 祁门县| 鄂伦春自治旗| 福鼎市| 黎川县| 玉环县| 扶余县| 婺源县| 桓仁| 巩义市| 长白| 乌拉特后旗| 南郑县| 麦盖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