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白馬掠三國 六百七十三 收獲
淡淡的冷風呼嘯,空氣之中隱約還可聞血腥之味。火然文
高郅負手而立,迎站在風口。
到了他這個修為,一般的風雨霜寒,也已經(jīng)無法侵害身軀,然而此時,高郅卻能夠感受到絲絲的寒意。
他在思索,也在總結(jié)著自己的這場戰(zhàn)役。
呂玲琦沒有說話,望著陷入沉思的男人,靜靜上前,環(huán)住他的腰,把頭輕輕地靠在高郅他寬闊的肩頭,緩緩閉上了眼。
她在用自己的方式安撫著眼前的這個男人,正如她的母親無數(shù)次安撫她的父親那樣。
感受到懷中的溫柔,蹙眉的高郅,也是微微一笑,卻什么也沒有再說,只是伸開臂膀,順勢將她攬在懷里,緩緩的閉上了眼睛。
一陣涼意透過冰涼的戰(zhàn)甲襲上了呂玲琦的胸口,然而她卻依然能感受到衣甲和戰(zhàn)袍下那顆心臟傳來的火一般的溫暖。
感受到這個如今被人們稱為英雄的男人,此刻竟在微微的顫抖。
他和她父親,那個被稱為天下第一的男人,有些地方,還真像啊。
呂玲綺的腦海里,不禁又一次浮現(xiàn)出高郅之前縱橫戰(zhàn)場的英姿。
在那個時候,她便知道,這個男人并非池中之物,將來一定會干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yè)!
而她所能做的,就是在身后默默的支持他,讓他能義無反顧的去做自己該做的事情!
良久...
高郅咧了咧嘴,仰頭吸了一口。
冷風如刀割般的撕裂著喉口,涌入肚腹之中,隨即化為一股暖流從身體內(nèi)升起。
今日,注定是可喜可賀的日子。
視線遠挪,能感受到一陣陣隱約的血腥味隨著輕風飄來。
高郅相信,這絲血腥味遲早會壯大,一直到這些跟隨他的士兵變得更強,直至陷陣營那種程度。
這支精兵,也將真正的成為無軍不破的軍隊。
“總有一天,我會帶著他們,再戰(zhàn)匈奴,封狼居胥!今日之仇,加倍奉還!”
拍了拍懷中的可人兒,高郅字字鏗鏘的道。
對他來說,現(xiàn)在的每一句話都是發(fā)自內(nèi)心,絕對不僅僅是背臺詞而已,當初看電影時單純的熱血和感動,到這里已經(jīng)變成了一種感同身受的精神和信念。
也正是這個時候,一股奇異感覺再現(xiàn),四周的一切仿佛都緩慢了一些。雖然不是很夸張,卻真實存在著。
不僅僅是時間緩慢,仿佛就連距離都無法阻擋高郅的目光,遠處擱著數(shù)百米開外有些模糊的景象,立刻變得清晰了一些。
他的目光逐漸銳利起來,以呼吸之法,調(diào)動著渾身氣血,胸脯一鼓一息,每一次呼吸,都會吸收大量的新鮮氧氣,融入全身血液之中。
“呼...!”
一聲迂氣勁吐而出,五指略有些疏松的緩緩收握。
下一刻,高郅緩緩的睜開了緊閉的眼眸,那漆黑的瞳孔中,一絲光華突兀的閃掠。
不過,于瞬息之后,那道光華卻又逐漸的消逝;很快,那雙眼瞳,便再次回歸了深邃的漆黑。
無比清晰的感受著自己的力量。
這個力量,也代表他渾身肌肉、骨骼都達到能夠支撐該力量的層次,身體強度跨越了一小步。
雖然不大,卻是身體素質(zhì)全方位的提升。
力量、速度、耐力、免疫力、抗擊打能力、恢復力等各方面屬性,可能...都有了一次小小的跨越。
這也是讓高郅感到歡喜無比,不久前的這一戰(zhàn),收獲真是大的驚人。
人類進化是艱難的,到了現(xiàn)代社會,更是普遍身體素質(zhì)都在一個平均階段。
偶爾出現(xiàn)強大些的,也是鳳毛麟角。
而這個三國時代不一樣,變態(tài)處處有,沒有最變態(tài),只有更變態(tài)。
一個人的筋骨若是強健,人的氣血自然也就會充沛起來,唯有擁有了強大的氣血支持,人的精力才能充沛。
而同樣的,一個人的精力越是充沛,轉(zhuǎn)化的氣勁就越是強大,是為養(yǎng)精蓄銳。
精、氣、神三者之間是相互滋生、相互助長的,精充則氣足,氣足則神旺,可以說三者之間的關系,那是相當?shù)拿芮小?p/>
人體,就像是一個尚未裝滿酒水的大水缸。
而這一次,或許是因為消耗過度,擠出了潛能的緣故,高郅的“水”又擴容了一點。
收獲..不菲啊!
“高將軍,于武安偏北發(fā)現(xiàn)零散的匈奴游騎,先生已著令張將軍,領偏軍五百騎,前往清掃。”
“高將軍,先生調(diào)令,牛莽將軍,已率軍前往進攻平城縣。”
“高將軍,先生調(diào)令,李坤將軍領偏軍八百,打通前往上黨郡的通道。”
輕輕松開摟抱呂玲綺的手臂,高郅整理了一下衣甲,重新面對屬下軍隊的報告。
在經(jīng)過短暫的混亂之后,大部分區(qū)域又重新恢復了秩序。
武安一戰(zhàn),匈奴敗退,在他的親衛(wèi)軍與麾下匈奴大軍的圍殺下,拼死闖出一條血路,只率領數(shù)千殘軍,退往了并州側(cè)翼,。
可以說,匈奴與漢族士兵在并州邊疆,之間產(chǎn)生的第一次爭鋒相對,在高郅他那猶如疾風驟雨一般的攻勢下,匈奴大軍,已經(jīng)陷入了極大的劣勢。
甚至在匈奴方面看來,主要原因還是他們太過急功近利了。
若是不想要趁著呂布張揚大戰(zhàn),并州危機的時候在他們背后插上一刀,那么事態(tài),也不會惡化至此。
不過不管怎么說,對于高郅而言,結(jié)果是好的。
而武安守軍李坤,如今也算是已經(jīng)上高郅他的這條船,下不來了。
高郅需要他,因為李坤在武安生活十數(shù)年,與周圍一眾的頭領都很熟悉,也清楚附近各地的局勢。
謀臣,勇將,文吏,精兵。
高郅可從來沒有忘記過要多招募這些人,組成一個團體,為他的將來做助力。
高郅也是如此辦的,將武安的士兵,抽調(diào)了一百五十人進入了正規(guī)軍中,從新整合了精兵。
因為聽說李坤以前治下極為嚴格,高郅也就任命了他為麾下校尉。
雖然這個人歷史上沒有名氣,但是高郅看出來他的能力。
三國時代,不一樣有著數(shù)不清的王侯將相、無名走卒。
他們或嶄露頭角,或隱居避世,卻共同譜寫了只屬于那個時代的不朽篇章。
誰又能斷定,李坤日后就未必不會成長為一代良將?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