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隋唐大猛士 第671章 獨立王國
大家都在趕時節(jié)。
既要搶著把自家的地種下,還得去把軍屯、官田也種下。軍屯和官屯里雖有屯田奴,可軍府的士兵,縣鄉(xiāng)的百姓,一樣也還要輪流承擔種官屯田的義務(wù)。
這算是一種雜役,基本上也是輪流著來。這種幫軍屯官屯種地的夫役,和去官衙里做三班衙差的差役,其實性質(zhì)一樣。
官府甚至還會在農(nóng)閑的時候,組織百姓去修河堤修水渠修城墻等。
在遼東道,每個百姓一年都要為朝廷免費服役二十天,這二十天是百姓的義務(wù)。一年未服滿二十天,則還要納交,也叫代庸。如果超過了二十天,則按超過的實際天數(shù),最后來減免一定的租調(diào)。
當然,這種勞役只限節(jié)度使府和郡縣征召的,至于鄉(xiāng)村里自己的一些修路鋪橋修渠這樣的小項目,不在其列,算是鄉(xiāng)民們自己的事情。
安東道現(xiàn)在六郡有一百五十萬余萬人口,十縣不過八萬人口,這個人口基數(shù)還很弱,尤其是羅成的這個人口是把人都算進去了,不管你是奴隸也好,部曲也罷,甚至僧道妓女也算進去了的,這跟朝廷的戶籍登記大為不同。
朝廷的戶籍人口,是只登記良人,那些奴隸部曲僧道等是不入戶口統(tǒng)計的。
百來萬人口,占據(jù)著最好的遼河平原,更別說遼西也有大片肥沃的土地。
大量的田地,軍屯官屯占據(jù)著約三分之一,而府兵郡兵和軍官們占據(jù)著約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一由其它百姓占據(jù)著。
另外整個安東道一百五十余萬人口中,其中有近五十萬人口是無地的,他們都是突厥奴隸、高句麗奴隸、中原流放罪民等,他們不是自耕農(nóng)無資格授田分地,只得為農(nóng)奴或者是佃農(nóng)。
地廣人少,加之又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沒資格分地,因此現(xiàn)在遼東的府兵郡兵們手里個個都地很多,每個府兵手里最少也有二三百畝地,家族人口多的,甚至有上千畝。
好在這年頭也沒條件精耕細作,還要休耕輪種,粗放式耕種使的畝產(chǎn)不高,因此算是廣種薄收,但有這么多田地,依然還是能夠收益不少。
府兵們基本上都有奴隸和牛馬等大牲畜,而軍屯和官屯則又都是由官府提供牛馬耕具種子,所以地雖廣人雖少,但大家的效率也還是很高。
羅成今年還特意讓有水源灌溉的良田種上了不少水稻,水稻的產(chǎn)量還是很不錯的,比起粟麥普遍要高出不少來,只是對水要求高,一般地方種不了。
忙碌的一場春耕過后,田地里漸又安靜下來。
這個時候,百姓們也終于有時間可以享受下安靜。
早上的時候,各個屯子里,青壯男人們又開始提著長矛弓箭開始訓(xùn)練,在屯長們的喝令下操練。
孩童們也開始在節(jié)度使衙門統(tǒng)一設(shè)立的學(xué)校里,開始跟隨著派來的先生們讀書識字。條件簡單,沒有課本,缺少紙筆,那就折樹枝做筆,以沙盤當紙。
屯里的學(xué)校很貼近生活,每天只上半天課,清晨上課,上到午時下課,下午就不用來了,可以在家?guī)兔Ω苫?,每天農(nóng)忙的時候,甚至還會放長假。
來學(xué)校上課不需要學(xué)費,各家產(chǎn)的糧食疏菜干魚什么的送點給老師做為束修就行,先生們有節(jié)度使衙門拔給的薪水。
當然,讓人比較驚訝的還是這些先生們,其實都是以一群少年們?yōu)橹?。這群同樣稚氣未脫的少年,有的才十一二歲,大的也不過十三四歲,他們多是從羅成的義兒營中出來的。
在營,一邊練武,當年紀大些后就會加入到軍中,做軍官們的侍從,在軍伍中歷練。
而現(xiàn)在,羅成把義兒營中的一些少年,安排到各個郡縣的屯子里來當老師,給孩子教課,他要求這些義兒們每人要在屯子里教滿兩年書,然后再進軍營做軍官侍從。
雖然他們年輕,但屯莊里的百姓們,對他們卻很尊敬。
一來大家都稱他們?yōu)榇髱浀暮⒆?,二來他們雖年輕,可卻都能讀會寫,這年頭,十個人里有九個人不識字,普通百姓根本沒有機會讀書識字,所以對于這樣免費的讀書機會,他們是非常珍惜的。
農(nóng)閑下來。
各軍鎮(zhèn)和郡縣,也重新開始征召青壯們輪番去集訓(xùn),也有征召百姓去修路筑城修河,還有來雇傭百姓去挖礦造船打鐵的。
遼河兩岸,一片生機勃勃。
從遼西到遼東的官道上,無數(shù)的商隊運送著貨物前來,又帶走許多從遼東采購的牲畜皮毛返回。
而北邊的許多契丹、奚、室韋、霫等部落,也都趕來遼東互市交易。
就連東邊的靺鞨人和高句麗人,也忍不住派商隊過來交易。
遼西的望海鎮(zhèn),遼河口的營口城,遼南的大連港和旅順港,現(xiàn)在也都異常的紅火繁忙,無數(shù)的船只往來,載來一船船的貨物,甚至也源源不斷的從中原送來闖關(guān)外的流民百姓。
對于商業(yè)貿(mào)易,對于邊市交易,羅成是積極的倡導(dǎo)著,哪怕他推出了中原沒有的工商稅,可依然阻止不了商人們的熱情。
蓋因雖有稅,可無費無捐,只要進了遼東,便能一路通暢,沒有人勒索沒有人打劫,而且相比于中原的混亂,現(xiàn)在這邊十分安定,商貨需求極高,經(jīng)商就是為賺錢,來遼東既然能賺錢,那管他交不交稅,都無所謂。
商市的繁榮,也帶動著遼東的手工作坊制造行業(yè)的發(fā)展,更為節(jié)度使衙門帶來了大量的稅收。
節(jié)度使衙門有錢,郡縣有錢,物價安穩(wěn),邊疆太平。
等到五月之時。
軍隊停訓(xùn),學(xué)校停課,甚至官員們也都下到鄉(xiāng)里開始幫忙搶收。
到處都是收獲的景象,一家老少都在地里搶收麥子。
老婦人在家做飯,年幼的孩子在地里拾麥穗,青壯男人婦人們都在地里揮動著麥鐮,馬拉騾背人挑,一車車一旦旦的麥被送到打谷場上。
到處都是金色。8)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