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大仙官 第四百三十章 羅文舉和其他競爭對手
“中書大人,我在渤州時謹(jǐn)記您的教誨,您說過,渤州自古多海風(fēng),所以要多修建御風(fēng)法陣,這件事卑職一直沒有忘記,這些年都是耗費(fèi)了大量人力物力,甚至是要求所管轄之內(nèi)的宗門修士幫助修建,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修建了超過三百個小型陣法,五十個中型陣法,七個大型法陣,除此之外,沿海更是修建堤壩,飼養(yǎng)定海妖獸,經(jīng)過這些年的努力,海風(fēng)之患已經(jīng)是得到了極大的治理。”這個官員恭敬說道,末了還不忘道:“這些,都是中書大人的教誨,卑職這些年,那是一刻不敢忘記,時時刻刻都在警醒自己。”
“羅文舉,你做的不錯。”蕭禹不吝夸獎之言,畢竟這個羅文舉算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數(shù)十年前,蕭禹還在渤州擔(dān)任刺史時,這個羅文舉便是在渤州考取的榜生,當(dāng)時蕭禹作為刺史,還曾經(jīng)去考場視察,結(jié)果一時興起,便在考生考完之后現(xiàn)場出了一個題目,當(dāng)時這羅文舉便是答的最快最好的,當(dāng)時蕭禹便夸獎了一句。
誰能想到,就是這么簡單一句夸獎,居然是改變了羅文舉的命運(yùn)。
本來,這個羅文舉出身很是普通,而且也不是榜生第一,像是他這種情況,就算是考取榜生,還不知道要熬多少年才能入仕,就算是入了仕,怕最后的成就也會極其有限。
可就是因為蕭禹無意當(dāng)中夸了這么一句,羅文舉居然是考取榜生之后直接入仕,而且是經(jīng)常去拜見蕭禹,在外,也是以蕭禹的門生自居,所以這一路算得上是平步青云,升官很快,而且這羅文舉也是很會做事,可以說八面玲瓏,不過短短二十年,就從一個普普通通的榜生,爬到了一州長史的官位。
長史可是從五品的官員,對于羅文舉來說,可以說是想象不到的高位。
不過羅文舉的能力也就如此了,這州長史一做,便是二十五年。
按照圣朝的規(guī)矩,主政第一的官員,做滿十年,就應(yīng)該要更替了,當(dāng)然,也有例外,可以適當(dāng)延長到十五年,最多也就是二十年。
但羅文舉,已經(jīng)做了二十五年。
他這長史,也一直是從五品,想要爬到刺史的位置,根本做不到。
所以羅文舉很著急啊,如果他再不想辦法,他很可能會調(diào)去一個閑職,要么就是去一些更加偏遠(yuǎn)的州地。
這不是他所想要的。
他還想試試,看能不能更進(jìn)一步。
在聽說京州之地,提刑司事中郎這個官位馬上就會空缺出來之后,羅文舉激動了,他感覺這是他的一個天大的機(jī)會。
如果能調(diào)入京州,坐上這提刑司事中郎的官位,那么對于他來說,絕對是巨大的提升,原因很簡單。
這提刑司事中郎,一般是正五品,他如果能謀取這個官位,官級會從現(xiàn)在的從五品提升到正五品。
這是一個提升。
還有一點,這正五品可是京州的官啊。
京州的正五品那是有資格參加朝會的,朝會之官,那地位和權(quán)勢可是比一州刺史都高,所以羅文舉很是激動,更是下定決心,無論如何也要謀取到這個官位。
他在渤州做了這么多年的長史,怎么說也是有一些人脈和關(guān)系的,這些人脈和關(guān)系,他肯定是要用。
除此之外,羅文舉知道他最大的依仗和靠山,還是當(dāng)今的中書令大人,蕭禹。
蕭禹已經(jīng)是提升了官品,如今是正二品中書令,首輔閣官員,可以說是首輔閣五大仙尊之下數(shù)一數(shù)二的人物。
這樣的靠山,很大,如果能有蕭禹幫他,為他說幾句話,那么他謀取提刑司事中郎的把握就大多了。
所以他才精心準(zhǔn)備,專程從渤州趕來京州,拜訪蕭禹,同時將他的想法和打算道出,想要謀取蕭禹的支持。
而這件事上,蕭禹似乎也有意支持他,這讓羅文舉激動不已,感覺那正五品的京州官,已經(jīng)是他的囊中之物。
就在這個時候,外面有人來報,說是崔煥之來了。
“哦,煥之來了,讓他進(jìn)來。”蕭禹笑道,說實話,在蕭禹心里,羅文舉還只能算是一般,他真正得意的門生,只有崔煥之。
崔煥之的能力很強(qiáng),比羅文舉要強(qiáng)了太多太多,在圣朝,這個能力決定著將來能走到多遠(yuǎn)多高。
在蕭禹眼里,崔煥之是有結(jié)他班的能力,自然對待崔煥之的態(tài)度,也不是對待羅文舉所能比的。
崔煥之領(lǐng)著楚弦進(jìn)來了。
看到楚弦,蕭禹一愣,尤其是下面的人說兩人是帶著禮物來的,蕭禹便大致猜出是怎么回事了。
“崔大人,久仰久仰啊。”羅文舉這時候知道崔煥之是誰,所以是急忙上前行禮。
沒法子,他必須得恭敬。
一來崔煥之是京州吏部四品司郎中,官位比他要高,二來在蕭禹這一系當(dāng)中,崔煥之那也是領(lǐng)軍人物,所以他必須要恭敬,還得客氣。
“羅長史。”崔煥之也是笑著打招呼。
面子上的事情,那肯定還是要說得過去的,尤其是當(dāng)著蕭禹的面。
“這位是?”羅文舉老狐貍,似乎是嗅到了不對的氣息,此刻是主動詢問楚弦。
“楚弦,這位是渤州長史羅文舉大人,羅長史,楚弦是京州提刑正五品總推官。”崔煥之介紹了一番。
“羅長史,久仰久仰。”楚弦客氣。
那邊羅文舉一驚,這楚弦的大名,他也是聽過的,而且何止是聽過,簡直是如雷貫耳。楚弦這位文人表率,兩篇傳世之作已經(jīng)是各個州地州府、城府、縣府各級官員必讀之物,而且不光是要讀,還得是仔細(xì)去研究。
羅文舉這個人很喜歡研究,他覺得無論是做官,還是修煉,都必須要仔細(xì)研究,權(quán)衡利弊,這才是聰明人的做法,而且只有聰明人,這官位才能越做越好,越做越高。
是以,他對楚弦可是相當(dāng)了解。
也是因為如此,他對楚弦還經(jīng)過仔細(xì)的研究和剖析,因為在羅文舉看來,這個楚弦在官場的經(jīng)歷,那才叫‘經(jīng)典’,那才叫傳奇,甚至可以說是一個奇跡。
楚弦年紀(jì)輕輕,比他要小了太多,但現(xiàn)在,官位甚至比他都要高個半截,人家是正五品,自己,只是一個從五品的長史。
那這楚弦是怎么做到的?
羅文舉不相信運(yùn)氣,他知道這楚弦能在仕途如此的如魚得水,必然是有其特殊之處,至少是能力出眾。
除此之外,這個楚弦每次遇到危機(jī),居然都能逢兇化吉,這說明楚弦每一次遇到麻煩,都有貴人相助。
在羅文舉看來,崔煥之是楚弦的貴人,自然,蕭禹也就是楚弦的貴人。
這便是京州官員的好處,能在京州做官,頭上有靠山,那當(dāng)然是官運(yùn)亨通。而且在能力上,羅文舉自問并不比楚弦差多少,楚弦所擅長的,不就是斷案追兇?
可是這世上又有多少能讓他查清楚的案子,真正能在官場上行得通的,還是交際的手腕,這一點,羅文舉覺得他比楚弦要強(qiáng)。
那么,楚弦能成為正五品,他也一樣能。
“楚推官,當(dāng)真是大名鼎鼎,如雷貫耳,如雷貫耳啊。”羅文舉此刻顯得十分的恭敬,至少這樣的態(tài)度,哪怕是楚弦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人家不高傲,也沒有什么架子。
這種事似乎人人都能做到,但能做到如此的滴水不漏,如此的自然,那就不簡單了。
楚弦笑笑,接下來自然都是客套聊天,無論是誰,都沒有提及提刑司事中郎這個官職的事情。
蕭禹待了一會兒,便說要回書房,其他三人一聽便明白是怎么回事,立刻都是起身告辭。
出門的時候,三人還談笑風(fēng)生,但分開之后,各自都是神色凝重。
“崔煥之果然是在幫這個楚弦,有他在,中書大人能不能支持我謀取這個官職還是兩說。”羅文舉這時候喃喃自語,他身后跟著的隨從護(hù)衛(wèi)都是恭恭敬敬。
別看羅文舉在別人面前笑臉呵呵,很是隨和友善,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這羅文舉那是有名的笑面虎。
在上官面前,那是態(tài)度謙恭,甚至端茶倒水的事情也是沒少干,但面對下面的人就不一樣了,官威可是擺的很足,有的時候如果不注意,怕是還會觸犯到他,受一些責(zé)罰那都是家常便飯。
所以在羅文舉手底下當(dāng)差的,都是十分小心翼翼,生怕觸怒到這位大人。
楚弦和崔煥之那邊,此刻也是在討論這個羅文舉。
“楚弦,你從剛才的事情里,看出了什么?”崔煥之有意要考考楚弦,所以此刻是開口問道。
楚弦點頭:“看出了兩件事。”
“說說。”崔煥之笑著問。
“那我就說說,頭一件事是羅文舉這個人,此人做事很是圓滑,而且很會拍馬屁。”楚弦說完,那邊崔煥之就是點頭:“說得不錯,此人風(fēng)評也是如此,再說說其他的。”
楚弦又道:“中書大人看出咱們的來意,但卻沒提事中郎官位的事情,我看來,中書大人的意思是讓咱們各自爭取,至少在中書這一系的官員來,他兩不相幫,我和那羅文舉分出勝負(fù),誰贏了,中書大人就會支持誰,此外,中書大人的意思還有一層,他兩不相幫,實際上,兩個都幫,只要咱們耐住性子,先和那羅文舉聯(lián)手對付其他人,畢竟盯著這個事中郎官位的,可不只是我們兩個人。”https:///13_13476/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