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春秋小領(lǐng)主 第三百零九章 歪嘴……巫師念錯咒
最新網(wǎng)址:www.mhtxs.cc
一住棉花糖www.mhtxs.cc,精彩。
第三百零九章歪嘴……巫師念錯咒
此刻,趙氏的輕裝步兵突入,與村莊的人搏殺起來,等輕裝步兵解決完街道上的抵抗者后,開始沿著街道布置警戒。緊接著重裝步兵鎧甲嘩嘩地沖入村落,依次敲響每戶人家,驅(qū)趕村民走上街頭。與此同時,趙氏騎兵在村中來回逡巡著,遇到步兵無法解決的問題,他們會快速的拍馬沖上去,將所有的頑抗者拍落到塵埃。
一切都顯得那么有序,充滿晉國人那種刻板的“好整以暇”。
趙武一個不留神,趙丹從他掌中掙脫出來,他邁動兩條短腿,圓滾滾的身材像個皮球一樣沖著村莊跑去,趙武伸手抓了一下空氣,似乎馬上覺悟到村莊已經(jīng)不構(gòu)成威脅。他又把手縮了回去。這時,那群少年武士動了,他們按著頭盔,挾著腰刀,隆隆的奔跑著,一路尾隨著趙丹沖進村子。
趙武正在考慮,林虎駕著趙武的空戰(zhàn)車沖了過來,羞愧的說:“主上,我沒能看住三公子。”
其實,趙午與趙丹都沒有資格被稱作“公子”,春秋時代,“公”是君主的尊稱,“公子”的本意是“公之子”。唯有君主的兒子才可以稱之為“公子”。“公子”這一稱呼的泛濫起源與晉國,由于晉國獨特的公族培養(yǎng)制度,使得各大家族的次子庶子,最終成為了晉國“公族”,因此,晉國各家族逐漸的開始用“公子”的稱呼,稱呼那些有資格進入公族的家族男丁。
按規(guī)定,成年后的趙午就要進入公族了,但趙武卻沒有放行;按規(guī)定,趙丹也即將進入公族,但趙武依舊沒有允許――因為趙氏家族人丁單薄,趙武這種做法得到了晉悼公、晉平公的默許。本來晉平公期望楚姬能生下一個男丁,以便進入公族,可惜他又要失望了。
林虎以“三公子”的稱呼,稱呼趙丹,也是因為趙丹有進入公族的資格,另外,林虎是粗人,不知道貴族間的忌諱,“三少主”這個詞對于笨嘴拙舌的林虎來說,音節(jié)過長,說起來比較拗口,他便干脆用“公子”的稱呼來代替……他這一稱呼也沒有錯。
如今,十幾歲的孩子都勇敢的沖入村子里,趙武也不好意思繼續(xù)站在村邊,他招了招手,衛(wèi)敏、英觸立刻熟練地左右散開,齊策趕緊過來牽住趙武的馬韁,穩(wěn)住戰(zhàn)馬。趙武自己跳下戰(zhàn)馬,爬上了戰(zhàn)車,而后,林虎甩開鞭子,陽黨提起了弓……在森嚴的保衛(wèi)下,趙武的戰(zhàn)車緩緩的駛進村落。
這個村落并不大,三五十戶人家而已,村落中的男丁很少,即使有也衰老不堪。另外,整個村子只有兩名兒童,四五歲而已。
村落的空氣中飄著淡淡的血腥味,幾名反抗的代人已經(jīng)被砍倒在道路兩旁,趙軍士兵正在用繩索捆綁街頭代人的雙手,有士兵點起了火把,準備焚燒代人的茅草屋――士兵這個舉動,倒讓趙武想起了他進入棘蒲的情景,他猶豫了一下,阻止說:“幾間草屋子,有什么好燒的,清理完畢后,全軍繼續(xù)前進――我們要走的路還很長。”
趙軍士兵聽到命令,隨即熄滅了火把。燕由在旁邊輕聲嘟囔:“我聽說趙獲曾掃蕩了代國西南部,他的殘暴引起了當?shù)厝撕艽蟮膽嵖惨虼耍与x得以順利召集這一片的男丁,進行決死突擊。”
趙武細聲細氣的回答:“我不去重復(fù)趙獲的行為,不是我覺得趙獲行為失當――這是戰(zhàn)爭,在戰(zhàn)爭中,不要談?wù)摯缺N覍撛诘臄橙艘矝]有慈悲。如今我不許燒他們的房屋,只是因為我覺得不值得。幾間小草棚而已,既不能當作堡壘,也不能當作防御工事,何必費那個勁。”
稍停,趙武問街頭警戒人員:“三少主呢?”
村落中的軍官回答:“三公子穿過了村子,往村后去了。”
趙武擺擺手:“全軍繼續(xù)行動,該干啥干啥,我去村后看看。”
于是,村中的軍官吹響了哨子,輕裝步兵開始驅(qū)趕俘虜,隨即,軍鼓聲響了起來,大路上停頓的行軍隊列重新動了,他們繼續(xù)用行軍步伐沿著大路行進。而趙武則脫離了行軍隊列,在護衛(wèi)的嚴密保護下前往村后……燕由身子動了動,但見到其余的軍官都沒隨行,他穩(wěn)住身子,繼續(xù)停留在村中。
稍后,村落中的趙軍士兵開始依次撤退,小村附近只剩下趙武與兒子趙丹的隨從,趙武趕到村后時,發(fā)覺趙丹并沒有在戰(zhàn)斗,他正在村落后的農(nóng)田里亂轉(zhuǎn),手里拿著童戟這里戳戳,那里搗搗,一副很失望的態(tài)度。
趙丹做出的那副失望表情,完全是在模仿趙武慣常的模樣――他竭力想裝的像個大人,可惜他手里的武器露了相。
趙武改革軍制后,規(guī)定了槍矛、戟戈的標準長度,軍中以三米五的長槍為標準槍,長度短于這個標準的,則一律稱之為童槍、童戟,意思是未成年兒童用來練習(xí)的武器。
有趣的是,這種長度恰好接近春秋時的“丈八”標準長度,而這一長度標準一直延續(xù)到三國時代,都是軍中制式長槍的規(guī)定標準――因此才有了張飛“丈八蛇矛”的說法。
趙丹長得圓滾滾的,自從父親開始搜羅南方植物以后,趙氏制作的食物不免過于精美了,趙丹人小,不知道節(jié)制,受到精美食物的勾引,吃得太多,體型有點橫向發(fā)展,他手中的戟只有兩米不到,甚至不符合未成年人的訓(xùn)練標準。這短短的小戟拿在手中,配合他肉球一樣的身材,雖然此時他臉上竭力想表現(xiàn)成熟,落在趙武眼中,卻是一副可愛的童趣。
“愁什么?”趙武跳下戰(zhàn)車,走到趙丹身邊,伸出手去,摸了摸趙丹的腦門。
趙丹那群少年侍從已經(jīng)自覺的散布開來,保持著警惕。此時,春耕還沒有開始,田野上許多幼苗剛剛發(fā)出芽來,但那些幼苗幾乎都是雜草,農(nóng)作物的種子似乎還沒來得及播下去。
趙丹用戟的橫枝當作鋤頭,連續(xù)撥拉了幾下地,從地里刨出幾根雜草,失望的嘆著氣:“父親,代國的農(nóng)夫不會種田,現(xiàn)在應(yīng)該開始整地了,但我看,這田里連雜草都沒有除盡。”
說完,趙丹咬著手指,思索著說:“嗯,一路走來,很少發(fā)現(xiàn)代人的農(nóng)田,好不容易找見一塊農(nóng)田,侍弄的卻如此不精心,農(nóng)田旁邊沒有井,阡陌一點不規(guī)整……比起我家的農(nóng)田,差太遠了。”
趙武又好氣又好笑:“你沖過了村落,就為專門觀察一下代人的農(nóng)田?”
趙丹老陳的點點頭:“父親說過了,沖鋒陷陣的事情讓別人去干……嗯,事前謀劃這等大事,我也輪不到;臨敵指揮,不是有父親與父親的家臣們嗎,我管點小事就行了。”
接下來,趙丹的話露了相。他吸溜了一下口水,懷念的說:“父親,離家這么久了,我想念廚子燒的紅燒肘子了,嗯,加一點八角,再加一點桂樹皮、香葉子――真是噴噴香……代國的農(nóng)夫為什么不種香料,農(nóng)田里全是說不上的植物,這些東西能吃嗎?”
趙武情不自禁的發(fā)出孔夫子當時的哀嘆:“四體不勤,五谷不分,你也算是趙氏三少主――這農(nóng)田里種的就是五谷之一,連稷你都不認識?”
代人農(nóng)田里雜草多,谷子少,難得出現(xiàn)一個谷苗,卻在趙丹的戟下被除的稀爛。趙武嘆了口氣,接過趙丹手中的短戟,沖趙丹的侍從招招手,叫他們上前來,而后倒轉(zhuǎn)戟桿,用戟桿狠狠的抽了為首幾名武士:“蠢貨,三少主不認識這些東西,你們家中不見得沒有農(nóng)田吧,怎么連五谷都分不清?也不提醒一下三少主。”
齊策看不下去了,悄聲提醒:“主,這只是一個小村落,我們耽誤的太久了。”
趙武一伸手,拎著脖子將胖墩墩的趙丹提起來,一邊登上自己的戰(zhàn)車,一邊悄聲提醒正在吞咽口水的趙丹:“我剛才責(zé)備了你的侍從,回頭背著我你去安慰一下他們――記住,要背著我,就假裝我完全不知情。”
趙丹咬咬手指頭,伸出兩只胖手指:“兩根紅燒肘子。”
趙武討價還價:“兩根肘子,你吃得下嗎?一根足夠了。”
趙丹搖著腦袋:“不好不好不好,兩根肘子,我吃一根,另一根賞給那些你責(zé)打過的人,這不是對他們的安慰嗎?”
趙武嘆了口氣:“你說的是豬肘子?”
趙丹把腦袋搖的像撥浪鼓一樣:“豬肉不好吃,還是鹿肉吧,我要后腿肉――兩根都是后腿。”
趙武一咬牙:“成交!”
趙丹歪著頭想了想:“父親,聽說我們已經(jīng)把甘蔗種植好了,我們是不是能吃到糖了?”
趙武一拍趙丹的屁股,將趙丹踢下了戰(zhàn)車:“混蛋,貪心不足。”
戰(zhàn)車上,駕著的林虎與陽黨都在偷笑。趙武掃了一眼陽黨,沒話找話的問:“昆,你家的孩子多大了?”
陽黨露出深思的表情:“我留在楚國的潘氏家族,嫡長子大約三十多了吧,至于我在趙氏的子女嘛,大約跟三少主趙丹相仿。”
趙武馬上追問:“平時你怎么教育孩子的?”
陽黨露出譏諷的表情:“我可沒有把孩子教育成吃貨。”
趙武哈哈大笑,毫不介意潘黨的嘲諷。
倒是齊策不滿意潘黨的話,他看了看周圍,此時燕由還留在村落中,他的注意力全在觀察晉國的部隊上,被踢下戰(zhàn)車的趙丹正站在道路上,招呼他的小同伴們把自己的戰(zhàn)車駕過來,燕由從村中射來的目光,視線在趙丹隨從身上稍作停留,馬上又在仔細觀察趙氏重裝步兵的鎧甲。
見到無人注意這里,齊策壓低了嗓門,嘿嘿一笑:“蠻夷!陽黨,你入晉多年了,終究是個蠻夷。身為一名大貴族,你竟然不知道貴族的生存手法,我真替你悲哀,替楚國悲哀。”
潘黨聽了這話,捋起了袖子,煞氣逼人的問:“什么意思?”
齊策傲然回答:“一個大家族,需要的人才是多種多樣的。在我看來,少主沉默寡言,性格穩(wěn)定,恰好可以傳承趙氏,成為趙氏下一任宗主。
而二少主趙午,他與少主同一天出生,僅僅因為生母身份不同,就失去了繼承權(quán),所以二少主自小心里就有一股不平,他鍛煉身體比誰都勤快,學(xué)習(xí)武藝比誰都狂熱,僅僅一個刺殺動作,他連續(xù)練習(xí)一千遍都不覺得不耐煩。
如果少主是盾牌的話,二少主沖勁十足,正適合做家族的長矛。而三少主……一個家族所需處理的事務(wù)中,既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陰暗的一面。有時候,為了維持家族形象,家族正宗繼承人不能親自動手坐某事,這時候如果家族內(nèi)必須有一個壞蛋出面,由他動手做哪些不太光明的事情,倒正合適。
我認為主上現(xiàn)在的行為很恰當,趙氏已經(jīng)有了自己盾牌與長槍,還缺少一把匕首,或者暗中射出的弩箭,三少主是最適合做這種事的。不如讓他從小快快樂樂的長大,從小就有個率性而為的名聲,今后家族萬一有什么不方便出面去做的事情,讓三少主去動手,誰會埋怨趙氏家族?”
稍停,齊策意味深長的補充:“昔日,趙莊主活著的時候,趙旌不正是做為家族的搗蛋鬼存在的嗎?”
“還有那位替趙盾殺了晉靈公的趙穿”,趙武在肚里補充了一句。
齊策沒有正面提趙穿的名義,大家都知道他不提這個名字的原因,陽黨隨即也想到了齊策真正想說的是誰,他放下了胳膊,若有所思的點點頭:“可是別過分了,趙氏再也經(jīng)不起另一次下宮之亂了。”
趙穿弒君,是“下宮之亂”的主要禍因。
齊策聽了這話,腦海中靈光一閃,問:“主,如果讓趙丹做駙馬,這主意怎么樣?”
趙旌當年橫沖直闖,但因為他是駙馬,所以在“下宮之亂”中幸存下來。齊策的意思是,趙武既然比較溺愛趙丹,那就再給趙丹加上一層保護,讓他娶晉平公的女兒為妻,有了駙馬的身份,再加上趙氏家族背后的支持,無論趙丹今后闖下什么禍事,都可以保證無事。
“我爸爸是李剛”,已經(jīng)有資格開車撞死人了;如果爸爸是趙武,岳父是晉平公,那開起車來,還用發(fā)愁嗎?
趙武對此的回答是:催促林虎加快行進的速度……他這一態(tài)度齊策領(lǐng)悟道了,他摸著下巴,轉(zhuǎn)動著眼珠,琢磨著實施的策略。
晉軍一路連續(xù)掃過四五座村莊,這四五座村莊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男丁很少。當夜,晉軍在一條河流邊扎下了營寨,燕由親自看著晉軍埋下每一根木樁,方意猶未盡的返回趙武的軍帳,對晉軍的行為夸獎一番后,趙武閑閑的問:“我一直想問你,燕國動亂是怎么回事?”
燕由慢慢的立直了身子,開始考慮措詞,這時,侍從們端來晚餐,讓燕由有了更長時間考慮。等晚餐擺上餐桌后,燕由也想好了措詞,他慢慢的開口:“先君寵幸小人……其實,這只是對外的說法,真實的原因是:先君寵愛的是一群小人,而不是一個。”
“小人”這個詞是跟貴人相對應(yīng)的,它的意思是沒有官職,或者平民出身的國人。
燕由這句話讓趙武多少有點明白,他好奇的問:“原來簡公不是寵愛男寵,是……他是想變革?!”
燕由稍稍想了想:“變革,這個詞很恰當。沒錯,是變革,侯晉來到東海的時候,他帶來了一些新的秩序,新的社會形態(tài),這些東西通過商人們口口傳頌,傳入了我國,簡公于是想效仿晉國,廢除井田制,釋放奴隸,變革新軍制……
其實,這幾天我觀察晉國的軍隊,心中已經(jīng)略有感悟。簡公當初想做的事情,也不完全是錯,晉國奴隸兵所散發(fā)的活力,我看著眼里,如果我燕國也推行租庸制變革,或許也能逐漸強盛起來。但簡公的心太急,他如果單純地釋放自己的奴隸,在自己的封地里實行租庸制,或許國中的貴人并不會反對。
但簡公做的有點過分了。他重用一幫小人,以各種借口剝奪貴人的封地,挑起事端,侵害了領(lǐng)權(quán)的神圣原則。故此國中的貴人聯(lián)合起來,誅殺了那批小人,逼迫簡公逃亡。”
燕由端起桌案上的酒杯,借酒遮擋臉,繼續(xù)補充說:“簡公出逃之后,這兩年里,國中的貴人其實已經(jīng)覺察到了,租庸制確實能夠讓奴隸勞動積極性高漲,比如這兩年來,凡是實行租庸制的領(lǐng)主,他們的收獲都比井田制要豐厚。”
趙武反問:“那么,燕國國內(nèi)的貴人后悔了嗎?”
“不后悔!”燕由決然的說:“簡公的想法正確,但他實施的手法錯誤。領(lǐng)權(quán)神圣,私人財產(chǎn)神圣不可侵犯,簡公重用一批小人,侵害領(lǐng)權(quán)――他既然不尊重領(lǐng)權(quán),如何讓領(lǐng)主尊重君權(quán)?所以他被驅(qū)逐,是理所應(yīng)當。”
趙武感慨:“歪嘴……巫師……念錯咒,也許簡公的本意并不是侵害領(lǐng)主的領(lǐng)權(quán),只是他重用錯了小人,小人在底層生活久了,在一個奴隸社會當中,小人一旦掌握了絕對的權(quán)力,不免有點窮兇極惡,以為剝奪了別人的財產(chǎn),自己就能上位成為新貴族……他們太急切了。”
燕由回答:“確實如此。”
稍停,燕由馬上又關(guān)心的問:“我聽說元帥并沒有阻止簡公前往齊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